第138章 三个日本兵(2 / 3)

加入书签

拉着侯玉竹走在路上,迎面遇到一队日军走过。

两人赶紧藏到路边的玉米地,看到一个中队的日军,急匆匆赶往兰封县城。

前面两个日军军官骑着一红一白东洋战马。

侯玉竹想起三哥侯宽骑的那匹瘦骨嶙峋的老枣红马,想起胡萝头那匹肥婆一样地短腿坐骑,叹道:“俺的亲不溜丢的亲娘唉,这马真样道,真威武,真牛气,估计给你的马当干爹了。”

胡萝头柔情似水地看着侯玉竹,坚定地说:“你想要吗?只要你想要,哪怕是上天摘星星月亮,我也能找个梯子爬上去。”

侯玉竹回眸一笑百媚生,把胡萝头弄得大头小头昂挺胸打激灵。

胡萝头当即传令,部队凌晨集合,去兰封至汴梁必经之地的三义寨埋伏打伏击。

他知道这些日军今天晚上都会在兰封县休息,明天早上上路去汴梁、郑州。

日军往西走,必须路过三义寨。

这个地方胡萝头熟悉,沙堆水沟,地势复杂,易守难攻。

路两边是连绵不断的沙土岗,上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枣树林,不远处是一片黄河滩,里面是绵延不断的芦苇荡,一年四季长满一人高的芦苇。

各村的老抬接到命令,拿着武器趁着夜色奔赴集结地。

胡萝头已经到了,将阵地划分,部队部署任务。

他将二百多人的队伍埋伏好,只等着日本鬼子送死。

在胡萝头和侯玉竹秋波飘荡,骚性涟漪的时刻,张德祥来到刘汉山家里。

张德祥刚从冀鲁豫边区开会回来,八路军杨司令和边区崔政委要求各县委积极开展对日游击,特别是兰封、尉氏、考城等县的游击队,要团结本地武装力量,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袭扰路过的日军部队,阻挡日军西进度,给正规军对日作战尽量减少压力,消耗战力,为抗日取得最后胜利贡献力量。

他找刘汉山商量,兰封县有哪些武装力量可以争取过来,尽快成立抗日联盟。

刘汉山第一个说的是胡萝头,第二个人是王二好汉,第三个就是县保安团的周伟强。

这几个人对张德祥来说,如同伸手抓蒺藜,有点扎手。

上级领导既然有要求,前面是刀山也得伸头,是火海也得闭眼跳下去。

“先找胡萝头谈。”

张德祥说。

刘汉山真的佩服张德祥的皮厚肉糙,他和胡萝头那笔情债至今没有算清,一般人躲还躲不及,他居然还好意思登门谈合作。

张德祥还没有离开刘家,接到探报,胡萝头准备明天在三义寨伏击日军。

张德祥高兴得直着嗓子吆喝:“天赐良机,就坡下驴,咱们跟着胡萝头蹚一次浑水,啥话都好说了。”

天快亮的时候,日军来了。

第一枪是徐大风开的,那个骑着枣红马的上尉军官仰面躺倒在马背上,接着身体咕噜一下翻落马下。

然后是第二个骑白马的少尉军官,和他的上司几乎是同样的动作。

看到这个场面,你会十分肯定地相信两人是同一所军校同一个军官一本教材教出来的学生,那内敛引人隐忍的死亡姿势极度相似,如果是拍电影,动作堪称完美无缺。

其他人抄起手里的家伙猛揍,不管吃亏占便宜,打完就跑。

胡萝头没挨过恶狗的咬,当然不知道恶狗咬人的疼。

没和日军打过仗,哪能感觉到日军的狠。

他以为日军和其他队伍一样,枪一响,当官的一死,其他人呼啦啦如鸟飞尽人跑光。

这些关东军战术动作和素质堪称一流,经历过数不清的大仗小仗,经验丰富。

徐大风的第一枪响起,那些正在急行军的日军,不等指挥官下令,呼啦一下散开,或跪或站或卧倒,在几秒钟内迅投入战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