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兰封会战序曲(2 / 4)
个,中不中?”
刘汉山看到村头马路上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心想,这是要和日本人拼命了。
刘汉山对打仗有思想准备。
他识字不多,却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刘家的男人似乎都有这样的本事,至今是个未解之谜。
大年初一,村里浓雾久久未能散去,刘汉山对刘麦囤感叹说:“今年是乱世之年,肯定要打仗。”
刘麦囤对他大爷说的话深信不疑。
每年初一,刘汉山都要在五更天爬起来,到门外看看天空星辰,抓把沙土试一试风向,就知道今年天气冷暖旱涝,种什么庄稼收成好,无一不中。
他说今年是乱世,五月份日本鬼子杀进了兰封县。
刘汉山突然明白了他要干什么。
转身去找刘曹氏,她已经躲在红薯窖里。
兰封县是平原,没有山沟山林可以容身藏匿,兵荒马乱躲灾避祸,最安全的地方躲进家里的红薯窖。
这种类似水井一样的洞穴,垂直下挖十五六米深,然后两边分挖深洞,可长可短。
再撒一层干沙土,冬暖夏凉。
冬天放些红薯萝卜白菜,夏天当冰箱放西瓜蔬菜。
遇到兵匪老抬,又是大姑娘小媳妇的藏身之处。
“妈,你快把家里的白面食油分给村里的那些婶子大娘,带着大家烙油饼包饺子下面条。”
“这么多兵,咱家这点米面还不够他们塞牙缝。”
刘曹氏从红薯窖里,爬叉一样钻出来。
马高腿和侯宽正好来到刘家,他们是轰村里人藏身。
刘汉山谈了自己的想法,要村里男女出来做饭,确保开战之前让这些士兵们吃一顿饱饭。
“犯了死罪的人上路前还要吃顿饱饭,这些兵卫国保家,更应该吃顿好饭,才有力气打仗。”
对刘汉山的提议,侯宽和马高腿出奇的是齐声附和,立马召集村里男女磨面做饭。
这是刘汉山、侯宽、马高腿三个人从小到大第一次统一思想,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干的一件大事。
马高腿把做饭的事儿安排好,躲在屋里不出来了。
他现在腿肚子打哆嗦,心脏提到嗓子眼儿。
他害怕那些子弹会悄无声地钻进他的肚子脑袋里,自己送命,老婆孩子可就没有大树乘凉,自己的保长位置就会被别人抢走,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不知道钻进谁的被窝。
前几天中日空战,吓得他钻进被窝捂住耳朵,屙尿一裤裆,爹娘的哭喊,被徐金凤骂了半天。
侯宽倒是不在乎,在刘汉山面前转悠,刘汉山起初弄不清他的意图,侯宽说他们家没有多余的米粮,要刘汉山给他想办法。
刘汉山让他家里扛走七十多斤绿豆面,二十斤花生油,还有一些白面。
侯宽回到家,让老婆切一些胡萝卜茄子干,炸了几箩筐绿豆面丸子。
刘汉山带着刘汉俊、刘汉龙、儿子刘麦囤,把烙的油饼、面条免费送给了战壕里的国军。
刘汉山?着笆斗和白蜡条编的篮子,给那些兵们送葱花油饼。
油饼七八层厚,每层纸一样薄,上面涂抹猪油,撒着切碎的葱花,芫荽。
老兵们挖好战壕,躺在里面,百无聊赖地闲聊,说的话蛮里咯噔,其实就是湖南四川口音。
老兵们对生死看淡了,对吃也没有奢求。
侯宽和侯印一路奔波来到了战场的第二条防线,迅地支起一口大锅,开始卖起了他们的特色美食——酸汤丸子。
那时的国军官兵们,面临着未知的命运,对生命看淡了,对金钱也就不再那么看重。
于是,侯印的热气腾腾地油炸丸子,因其独特的风味,里面加入了芫荽、醋等调料,味道正宗地道,深受官兵们的喜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