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2 / 4)

加入书签

>

余华嵘净身出户,历经几次周折,最后在八路军部队站稳脚跟,当了团长。

没想到,张德祥后来也来到这个部队,当了他的副职。

两人倒是抛弃前嫌,携手合作,将团长挤走,一个当团长,一个当政委。

合作不到一年,两人又不知何因开始内讧,差点开枪夺命。

上级领导各打五十大板,将他们调离岗位,分别到兰封和考城任职。

余华嵘对张德祥更是满肚子意见。

他直言不讳地对刘汉山说:“张德祥欠我的东西多了,这点物资折算成大洋,只能算个零头。”

刘汉山知道胳膊扭不过大腿,抱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态度,将这批军用物资交给考城县委。

自己带人马回家交差。

余华嵘他让手下直接将白面卸车藏进库房,牛羊肉吃了,药品布匹拉到集市上卖掉。

以考城县委的名义,将三车杂粮面送到部队。

边区政府还特别通令表彰了余华嵘,说考城县委募捐征粮积极主动,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其他县委向考城学习云云。

张德祥听完刘汉山说了事情的经过,跳起脚直骂余华嵘和王如意忘恩负义,不该这样踩着别人肩膀捞取名利。

刘汉山戏谑道:“你们八路是锅杂烩菜,好肉烂肉小人恶人都搅和在一起。”

张德祥一脸苦笑。

边区政府正在招兵买马,扩充队伍,八路成立一个新的团职正规部队,急需军用粮食布匹药品。

催促各县委加急征收军用物资送到边区。

考城、杞县、尉氏几个县依靠各村保障一家一户征收,难度大,见效慢。

兰封县有刘汉山作后盾,直接从户家募捐,一步到位,省了不少力气。

张德祥急于在边区政府和八路军杨司令面前显摆自己的能力,物资备齐,催促刘汉山送到冀鲁豫边区。

这次张德祥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他让刘汉山带车走在前面,张德祥和庞媛媛带领骑兵队尾随在后。

王如意不知道张德祥有马有兵有枪,只道各县基本一样,书记单枪匹马光杆司令,县大队新收几个新兵也成不了气候。

鸡上树牛回家的时分,他又一次在老地方伏击了兰封县车队。

还没有等他笑出声来,早在一边埋伏的张德祥带领骑兵队将他们包围缴械。

“回去告诉你们余书记,把上次劫走的东西折成三千个大洋给我送来,要不然,送你们到边区政府,以破坏抗日的罪名摆置。”

张德祥将王如意放走。

王如意狼狈不堪地找到余华嵘,说遇到敌军骑兵连,把游击队全干掉了,军用物资也给劫走。

余华嵘信以为真,三根鸡毛求救信出,派人骑马去边区政府报信,请求八路军正规军出兵围剿。

新成军的八路军新六团接到命令,一千多官兵倾巢出动,在考城到东明的路上设伏,看到张德祥的骑兵队过来,机枪步枪手榴弹狂风暴雨般地砸过来,那些老抬们都是老油条,看到两边坑渠里人影晃动,急忙下马隐蔽,呼唤战马倒地,人寻找树坑洼地还击。

这通弹雨突降,有死有伤,对部队战斗力削弱不大。

八路军新部队还没有形成战斗力,好多战士没有枪,只是大刀长矛。

老抬们手里长短枪都有,又是久经沙场,两军对垒,相持不下。

走到前面的刘汉山和部队领导联系,告诉他们是兰封县游击大队,带领骑兵送粮护卫,双方这才知道闹了误会。

张德祥见到杨司令和边区崔书记,如丧考妣,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把前次物资半路被考城劫走的事儿说了,实实在在告了余华嵘王如意一状。

杨司令对此很恼火,说余华嵘和王如意是家贼难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