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6章转移话题(3 / 4)

加入书签

 “其实袁立志这次能顺利扶正,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能力,当然,也有其他一些因素,而这些因素是不便说出来的。而文远这次扶正泡了汤,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乔梁道。

    “历史的原因是什么?”

    “你懂的。”

    柳一萍转转眼珠,似乎明白了什么。

    “现实的因素呢?”

    “现实的因素就是他能力不够,不能胜任报社一把手的位置。”

    柳一萍皱皱眉头:“这话说的太冠冕堂皇,徐部长说的?”

    “不,我从徐部长的言语中感觉出来的。”

    “既然文远不能扶正,那为何报社没有配置其他人来担任一把手呢?”

    “显然是徐部长觉得,在目前的正处干部中,暂时没有合适的人。”

    “为什么只是在正处干部中?”

    “我的感觉是,因为副处来担任报社一把手的话,属于提拔,而提拔干部,是要市里统一搞,单独提拔显然不合适。”

    柳一萍点点头:“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徐部长想等市里统一提拔处级干部的时候,再提名报社党委书记?”

    “徐部长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我感觉应该是。”

    柳一萍抿抿嘴唇:“在宣传系统目前的副处中,徐部长有没有在你面前流露出对谁更重视?”

    “我觉得似乎是你。”

    “为什么?”

    “因为三区八县的宣传部长,徐部长唯一问我此人如何的,只有你,我夸赞了你一番后,徐部长还表示了赞同。”

    柳一萍面露喜色,乔梁对自己真够意思。

    乔梁此时明显感觉到,柳一萍是很想进步的,她盯上了报社党委书记的位置。

    乔梁道:“其实进步的机会每个人都有,但却不是谁都能抓住。”

    “你这话的意思是……”

    “你注意到没有,上午你发言提到三江县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大力弘扬红色历史的时候,徐部长看你的眼神很专注?而且眼皮还跳了几下。”

    “这个我倒是没注意。”

    “柳大部长,细节决定成败啊。”乔梁意味深长道。

    柳一萍顿悟,不由对乔梁高看了几眼,这家伙表面上不显山不露水,却如此注意观察领导的一举一动,具备一名出色下属的优秀素质,怪不得徐洪刚如此赏识他。

    柳一萍又领悟到,要想进步,光有徐洪刚的看重还不够,还要拿出具有说服力的东西,让领导提拔的理由充分,让大家口服心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