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出征战金乌,首辅陈恪,谨遵圣旨,望圣上凯旋!(1 / 8)

加入书签

    望着眼前提示,陆鸣渊心中已有猜测。

    “怎么了?”

    齐暮雪见他发呆,不由出声。

    “没事,就是在思考如何应对六国。”

    陆鸣渊回过神轻轻一笑,表示无碍,但抬头的时候,齐暮雪那张脸,还是让他微微恍惚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或许是习惯了齐暮雪的语气,即使是声音不同,倒也无碍。

    这面孔看久了,还真有种莫名的违和感。

    齐暮雪表示理解:“不要太辛苦,有什么事情,可以多问问内阁,还有陈恪,如今的他,已然是儒道心学的魁首,在儒庙的地位渐渐攀升,有望成为我大炎的第十二位圣贤。”

    陆鸣渊点头:“放心,等我处理完六国的事情,一定会想办法帮你回到真正的身体里。”

    “嗯。”

    陆鸣渊从宫殿中离开之后,对着门口备驾的御前太监吩咐道:

    “叫兵部尚书王相公来一趟。”

    “是。”

    御前太监恭敬回复。

    所谓的王相公,其实就是他外公。

    自从他登基之后,东宫府里的幕僚供奉,全部都授予了官职。

    他曾经的部下,基本执掌了三省六部的大权。

    外公王和甫,则是官复原职。

    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还是辅政大臣。

    此外还有东宫府内务总管的苏有淮,进入朝廷,担任吏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加上个开府仪同三司。

    这地位,俨然就是丞相的标配。

    大炎朝不设立丞相,若是有,那就是首辅,可是即使是首辅,也不如开府的执宰,开府意味着可以自己招募门客处理政事,具有极大的自治权。

    主要是陆鸣渊上位之后。

    全国的官吏都要重新考核,跟大洗牌没什么两样,把永安帝的余党残党全部记录在册,这是一个极大的工作量。

    陆鸣渊将这项工作,交给了苏有淮。

    至于监察大权,谏台司,还有负责打造军械的军器监,陆鸣渊交给了兵家大才沈元溪。

    至于陈恪就比较清闲,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