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水镜先生的推荐,王佐之才,白莲古教教主(3 / 8)

加入书签

    “殿下果然聪明。”

    许长卿伸出手,指着殿外大门的另一侧,轻声道:

    “受人所托,介绍人而来,殿下请跟我来。”

    “受人所托?”

    陆鸣渊奇怪道了一句,跟着许长卿往大门方向走去,不一会儿,看到两位年轻俊杰。

    一位身材高大男子,头束儒巾,手持羽扇,面容英伟,颌下无须,十分白净,一袭白色祥云儒袍,气质自带一股从容不迫。

    另一位蓝色儒衫男子则瘦小一些,长发披散,略微懒散,可是却又有一对深邃的眸子,仿佛能洞察人心,像是那种算无遗策的精明之辈,眼眶微凹,皮肤颇黑,带有一些胡渣,面上却十分的沉稳大气。

    “这两位是?”

    陆鸣渊看到这两人的扮相,从气息上感知,知道他们是修儒的士子。

    许长卿笑着介绍道:“这二位,乃是水镜先生推举的士子,千里迢迢,从南离王朝赶来,水镜先生似乎是察觉到了你的难言之隐。”

    “水镜先生.”

    陆鸣渊没有想到,这位文圣三弟子,南离国师水镜先生,居然如此通情达理。

    仔细想来。

    那日陈恪顿悟心学的时候,对方就已经有了示好的意思。

    表面是帮助自己,实际上,是希望文圣一脉,能够发扬光大,通过辅佐自己的方式。

    陈恪如今,正在总结心学,将这门学问彻底发扬光大,一直在文渊阁之中,未曾出面。

    陆鸣渊不是没有想过,陈恪才是东宫的詹事府之首,可对方实在是太忙了,没有办法满足他对于各种事务的处置。

    现在看来,还是水镜先生通情达理。

    “二位,如何称呼?”

    陆鸣渊亲和问道。

    头束儒巾,手持羽扇的高大男子率先道:“在下大炎南阳府,苏有淮。师从水镜先生,后进修儒庙,研习参知政术,曾担任儒庙的庙祝官,负责归类总结各地学子的心愿。”

    “曾著《德治》十二卷,主张‘德治新风’学说。”

    陆鸣渊听完,大致明白了。

    政治型人才,可以当管家秘书,处理文书,档案之类的比较擅长。

    “你呢?”

    陆鸣渊看向另外一位。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