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帝王龙傲界(上)(1 / 2)
第一章:帝王龙傲界(上)
1.朱元璋:往事休要再提,否则提头来见
“往事休要再提,否则,免死铁券也没用。”
金銮殿上,朱元璋对着胡惟庸等人,一顿臭骂。
也难怪,朱元璋要这么生气。
前日,有个自称是朱元璋老乡的人请求召见。
朱元璋喝了点酒,便答应了下来。
那人来到殿上,左一句“八八”,右一句“重八”。
起初,朱元璋并没有什么不适。
哪知那人越说越起劲,还提朱元璋做和尚的事情。
朱元璋听到此,顿时就不开心了。
喊了御膳房的曹管事,把来人带去吃饭。
并暗示侍卫,等那人吃饱了,直接送他上路。
虽然放同乡上殿,是朱元璋自己犯的小小失误。
但皇上犯错,遭殃的肯定是大臣们。
否则,养了那些大臣,又有什么用呢?
而且那些大臣,都是知道自己小故事的人。
所以,才有了今天金銮殿上,大骂朝臣的那一幕。
做皇上的,不管对不对,一定要先下手为强。
否则,皇上的权力何在?皇上的威严何在?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否则,大臣的信仰何在?大臣的敬畏何在?
虽然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自己的水平很是认可。(完)
2.朱棣:霸气侧漏的人,同样需要解释
朱棣,宁愿做明朝第一个抢龙椅的人。
也不愿意,大明的江山毁在懦夫的手里。
大明的江山,一定要姓朱,这是规矩。
所以,朱棣有义务去守护这来之不易的革命果实。
最讨厌,那些乱臣贼子,谈什么削藩,说什么外调。
明显是,挑拨朱家兄弟之间的感情。
这样的人不杀死,老朱家的人迟早被他们祸害光。
抢龙椅虽然有失道义,老朱家的血脉可以保住。
如果这样讲,估计与父亲九泉相见,就不会责怪自己了吧。
从小,朱棣就是那种霸气侧漏的人。
他侧漏的原则,是家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所以,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的时候,他并没有任何想争的意思。
安心的在北京做燕王,经营他的地盘,训练他的军队。
但是,太子朱标的死,让他看清了很多事。
父亲朱元璋为了保护家族利益,向老臣下手。
并不是父亲嗜血,那是他肩负的使命。
哪怕被后世唾骂千年,也在所不惜要去做的事情。
就是让很有才气的孙子,朱允炆顺利接班。
朱元璋很在意,朱允炆有朱标的所有优点。
但知书达礼、聪慧过人,并不一定能够治理好国家。
朱元璋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承认而已。(完)
3.朱瞻基:南京城的姑娘,老北京的龙椅
成年的朱瞻基,不喜欢做选择。
南京城的姑娘,他喜欢。
北京城的龙椅,他也喜欢。
喜欢就干,喜欢就坐,管那么多干啥。
况且,现在他是皇帝,想实现些人生小目标并不难。
当然,对于三个月前的他来说,那些还是理想。
那时的他,还是有爹爹撑伞的皇太子。
虽然年纪不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