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朝堂谋略天团(下)(2 / 3)

加入书签

味,来自于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种子孜然。

街头巷尾的烧烤摊,少了它,便少了灵魂。

裴矩的西域故事,如同瓷器般精美。

隋唐的古玩、字画,以及玉石、玉镯,冠绝一时。

不曾想,它们会出现在张掖这片土地上。

原来,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原来,金钱这么洗,其实人人都爱。

裴矩的西域故事,更有民族的情怀。

一百多年前,战乱让西域诸国饱受折磨。

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几近瘫痪。

在裴矩的治理下,边贸互市和民间贸易得以发展。

并且将民族之爱,修成了世界之爱。(完)

4.长孙晟:好大一笔生意

一位隋朝的大官,居然在唐朝受封。

说起来,也是前所未有,骇人听闻的事情。

被封赏的这个人,叫长孙晟。

封赏他的那个人叫李世民,大唐国主,是他的女婿。

如果说,远交近攻,离强合弱,是长孙晟的战斗策略。

那么,多元发展,待价而沽,才是长孙晟的生活智慧。

多年的工作,令长孙晟深切的感受到。

在现行的体制下,努力工作最多换来三餐温饱。

想要致胜千里,家族事业顺风顺水。

就必须找好的姻亲,罗织更加庞大的网络。

作为一名资深,且聪明的投资人。

他善于制造,或者采购合适的工具。

以帮助自己,在短期内实现财富和权力的裂变式增长。

生女儿,攀龙婿,是他给自己定的人生目标。

也是给自己及后世子孙,一次逆天改命的机会。

最终,长孙晟真的做到了。

他的成功,让无数父亲看到了翻身的希望。

不过,不是所有的父亲都能够依葫芦画瓢的。

长孙晟的成功,还有其潜在的因素。

那便是他运筹帷幄的能力,以及敢于做梦的勇气。

仅这一点,就打败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父亲。(完)

5.长孙无忌:不争利只求名

最近,唐太宗提出要为开国大臣立像。

并将画像,置放在凌烟阁供奉。

一时间,朝野论论纷纷,似有黑云压境之势。

话题的焦点,无非是准入凌烟阁的名额只有二十四个。

而于大唐有功之臣,密密麻麻,却不下千人。

想要在立像的人选中,脱颖而出,确实有点儿难度。

长孙无忌虽然居功至伟,但心里也是没谱。

于是,他便约了房玄龄到东阁楼喝酒,顺便聊聊。

在这些功臣中,要数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关系最铁。

两个人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

曾在两人的密谋之下,促成了震惊全国的“玄武门之变”。

酒过三巡,房玄龄就开始安慰长孙无忌。

他说太宗皇帝,一定不会忘记当初的那份恩情。

尤其是玄武门前的那一刀,是长孙无忌硬扛下来的。

再说了,如今长孙无忌的妹妹贵为皇后。

夫妻两人的感情,如胶似漆。

长孙无忌入驻凌烟阁,那是迟早的事情。

长孙无忌听完房玄龄的话,纠结的心绪放下了许多。

对他而言,利可以不要,但名不能不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