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战争狂想谁来事(3 / 4)
路上起步早
出名要趁早。
对于泉仲遵来说,已经够早的了。
十三岁,被任命为州里的主簿。
十四岁,就当了本县的县令。
这么优秀的一个男人,自然登门的人不在少数。
当然,政府弄出来的标杆,需要更好的旗帜才能配得上。
这一面旗帜,并不是生于王侯之家的姑娘。
而是一生戎马,为了北魏是事业奋不顾身的样子。
为了赢取战功,他不惜血战不止。
即便一个眼睛被射瞎,也一个劲地往前冲。
最终,连皇帝也被泉仲遵的勇敢所感动,加官进爵。
很多人羡慕泉仲遵的功勋,却连入伍都不愿意。
一方面是关系要硬,进了军队无人提拔,一辈子都是小兵。
一方面是维系关系,没有哪段感情是不需要钞票的。
所以,在功成名就和钞能力面前,泉仲遵选择了钞能力。
钞能力可以驾驭武力、声名、地位,以及解决融资等一切问题。
当然,无论是名誉重要还是钞能力重要。
都要有信心和决心,做到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而且,躺平并不容易,还不能够彩排。
对于乱战时期,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不过,刀口舔血的日子,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完)
7.萧摩诃:要给二宝一个说法
都七十三了,萧摩诃还是不消停。
起兵造反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真是拿全家人的性命,换取功名利禄么?
不,他只想为死去的小儿子,讨要一个说法。
萧摩诃的小儿子叫萧世略,死前的罪名是江南作乱。
他知道,自己的小儿子绝对不会做那种事情。
很有可能,是太子杨广罗织的一场阴谋。
太子杨广和汉王杨谅有嫌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杨谅多次扬言,要把太子杨广赶下台。
杨广对杨谅的狂言,表面不作声张,但心里非常怨恨。
而当年,萧摩诃没有跟随杨广,选择了杨谅。
只为淡忘当年,舍弃陈后主向隋称臣的那段耻辱。
萧摩诃不远千里,带着族人们去到遥远的并州。
无非,是想做个闲人,了此残生。
可惜,杨广并没有打算放过杨谅。
借着帝王的威严,处处给杨谅穿小鞋。
忍无可忍的杨谅,决定起兵造反。
萧摩诃是杨谅唯一可以依赖的人,而且军功卓着。
萧摩诃,也有一个不得不参与的理由。
杨谅答应他,一旦谋反成功,就为萧世略翻案。
这是萧摩诃心里,积压着的一块大石头。(完)
8.宇文泰:语文不好老师不爱
想要读懂中国历史,一定要有好的语文基础。
宇文泰虽然是鲜卑人,但从小就非常喜欢汉文化。
靠着审时度势的机智,成为关陇集团的二把手。
最初的时候,关陇集团的一把手是贺拔岳。
可惜,在东魏权臣高欢离间下,贺拔岳死于非命。
这一场有计划性的谋杀,差点波及到整个关陇集团的存在。
危急时刻,宇文泰求爷爷告奶奶,才保住了关陇集团。
面对分崩离析的关陇集团,宇文泰整整闭关了三天三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