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星光之上·大结局(上)(2 / 3)

加入书签

,她选择当大学老师也是因为工作环境比较简单。

但是程澈,在他的最后一届冬奥会,在他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冬奥金牌,在温颂问他想要什么礼物的时候,他说,“我想看你拿诺贝尔奖。”只有他,看出了温颂心里最隐秘的想法,看见了她从不为外人道的野心。

“本来就是我的。”她笑着抱紧了程澈,“下辈子也是我的。”

“当然是你的。”程澈牵起温颂的手,和她一起走出门,“快走吧,Iseylia教授,该去领取你的诺贝尔奖章了。”

当车缓缓驶入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诺贝尔典礼专属的入口时,温颂下车前深吸了一口气。

午后的斯德哥尔摩,阳光稀薄而温和,落在积雪上的反光让整个城市像是被碎金铺就。人群早已在音乐厅门前排成了两道长廊,嘉宾的身影在落地窗的反光中若隐若现,记者和摄影机在红毯尽头守候多时。

她独自一步步走过铺着蓝毯的主入口,远处有人低声呼唤她的名字:“Professor Wen, here!”、“Look this way, Iseylia!”

她没有回头,只是对着镜头微微一笑,随后继续向前走,抬头看向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正门上方那道拉丁铭文,阳光落在她的肩上,仿佛披上了一层光的披风。

她的白色礼裙在阳光下显得更素净,裙摆随步伐轻晃,不染尘埃。

礼宾人员微笑着迎她入场,前方是音乐厅穹顶下流转的吊灯光芒,她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忽然有些紧张。从18岁到48岁,这条路她走了30年,她从未想过,她真的会研究天体物理研究半生。

明明…她不禁浅笑,她30岁的时候都和身边所有人说过,“最多40我就退休,做一辈子理论研究要死人的”。

但是现在,她没有死,她拿到了科学界最至高无上的荣誉,而今天之后,她也不会退休,她还是会回到学院,回到那些度过了无数日夜的教室、实验室里,向学生们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验室里攻克一个个难题……

音乐厅内,司遥看见她的身影从主通道走进来,也不禁热泪盈眶,二十年来,她从温颂的学生变成了她的同事,见证了她的一整个历程。虽然私下里总有学生和老师调侃,Iseylia做研究实在太轻松了,砸钱就行,不需要因为经费困扰。

但她知道,这一切从没那么简单。“砸钱就行”,是因为她的研究内容太抽象又耗资巨大,没有机构愿意投资,学校发的经费根本不顶用,她只能自己掏钱,雇佣博士生、博士后和助理,购买设备和器材。

二十年来,她陪着温颂经历过无数无人知晓的夜晚。看她在实验失败后独自推导公式至凌晨三点,也看她数据错误、模型崩溃之后,仍一遍遍重建全局、从零开始。

她从不会对外透露她的工作有多辛苦,只是会把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贯彻到研究的每个角落,很多人只知道她“有钱”“有背景”“只需要砸钱就够”,却不知道她曾在办公室的白板上连续写了十七小时,只为算出一条证明“轨道共振”的边界条件。

司遥知道,这个世界可以轻易原谅男人的野心,却对一个女性科学家的执拗充满偏见,而Iseylia,从未为讨好世界低头。

她想到,博士前,她曾经哭着给温颂打电话求助,温颂告诉她,“从我小的时候到现在,数不清的人在我当面和背后说过,女孩子学物理没有前途,女人怎么能当科学家,女人顶天了也就是副教授,能当上正教授就是烧高香。

我以前会和他们理论、吵架,但我现在发现,和sb讲道理没用,唯一有用的,就是用成果,让他们闭嘴。You don’t need care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