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大乾资源划分(3 / 5)

加入书签

> 越往上、就越要懂兵道,配合主將。

牵一髮动全身,这些中层骨干都要从各军中调配,调配后、各军也会有所缺失。

还好的是,这些年徐到、常玉等七支大军,不断的在外廝杀、练兵练將。

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层骨干,能够弥补绝大部分。

一口气扩张六个主战军,其中原因之一,也是给这些中层骨干一个上升渠道。

同时,组建六个主战军,也牵扯到了地方军的彻查,

主战军兵源大部分由州兵补充,州兵没了大半,会从郡兵中挑选,郡兵从府兵中挑选,府兵从县兵挑选,最后县兵会向民间招募。

这等的大动作,最有利於彻查。

明古调集了一批年轻一代將领,配合御史、大將军府下的军法部、还有督天卫,共同彻查,他自己主要是坐镇中央。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一点。

扩建主战军,还是在给大乾武人一个上升渠道。

在大乾中,最好的上升渠道当然是学府,从村学乡学开始,一步步,县学、

府学、郡学、州学、再到国子监,科举。

挑选出大乾天赋最佳的文武之人。

这条路,是大乾皇室、朝堂、民间最重要的地方,没人敢碰。

但有些人,天赋不够,被学府这条路淘汰了下来,也还有很多条路可走。

比如庞大规模学府的教师。

比如从军。

达到换血境初境、年龄不超过一定岁数,即可选择县兵。

达到换血境中境,可从县兵到府兵。

换血境后期,到郡兵。

巔峰境到州兵,一层层,直至进入主战军。

通常情况下,若是没有战事,主战军、地方军损耗不大的话,地方兵单靠年龄退伍,招募的新兵不会多。

许多人抢一个名额,再正常不过。

不要小看地方兵,哪怕只是一个县兵,那也是大乾军队。

入了军籍,有了袍泽,军餉稳定,寻常没人敢欺。

对於天赋不够的人而言,入军是极好的出路。

想入军的人多不胜数。

此次主战军一下子扩建六个,二十多万人,意味著民间將有二十多万人入伍给了二十多万人上升的渠道。

这种种的情况加起来,扩建六支主战军,自然是要由明古这个太子亲自坐镇,大將军李江海辅助。

几个月后,六支主战军组建完成,剩下的就是训练,明古不用再多操心。

继续办理大清理、以及地方军彻查之事。

一年后,永胜二百四十七年三月。

老大明昆突破至王者境,被永胜帝封为寧王,共用时六十五年。

这个速度在大乾歷代皇子中,並不算慢。

让明古一的是,老大突破后,老爷子居然把他派到他身边,说是帮助他清理地方,也让老大好好了解一下大乾,日后好辅助他。

老爷子都这样说了,明古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答应了。

明古心里琢磨一阵后,就大约明白了老爷子的心思。

这是要让老大过来,跟他缓和关係,並適应他的做事风格。

这里还有朱秀英,他跟朱秀英的关係,这十来年间,早已大乾皆知了。

让老大过来,有朱秀英在,兄弟之间更好相处,也让老大跟他“两口子”处好关係。

另外,也有让老大好好了解一下大乾,磨链一番,且从中获取一些资源的意思。

老大他们几个,没有亲自施行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