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升学宴(2 / 6)
> “这你说的哪里话,亲戚之间相互帮助是应该的。我们不算富裕,凑一凑,应该也能支援你一点。你也别急坏了身体。”妈妈继续劝表姐放宽心。表姐得了妈妈的承诺,千恩万谢,说了一箩筐感激的话,然后赶着去了表姨家。
送走远房表姐,我好奇地问爸爸:“河边仓库是怎么回事?怎么还有舅舅的东西?”
妈妈插话道:“你姥姥退休的时候,舅舅顶了姥姥的职。后来单位不行了,就把河边一个小房子抵给了你舅和你姥姥,算是买断工龄。那房子又破又小又潮,住不了人,你舅就把它当仓库用,堆他那些木头根。你表姐和为民想租那个房当仓库,你舅看他们可怜,就收拾了下,借给他们用了,没收租金。”
我知道爸爸一向讨厌挖空心思钻营、没有气节、曲意逢迎和爱杀熟的生意人,但无论他多么讨厌,都会对之保持基本的礼貌,给人面子。受爸爸的影响,我大多也会与他的想法和做法一致,只是对这个远房表姐,我却有些许佩服。
她从农村来,没文化,没资源,从摆地摊开始,凭着吃苦耐劳和敢想敢做,在县城挣下一份家业。她做生意有些天分。曾经那些她推销给妈妈,被妈妈砸在手里的货,她总能轻松地卖出去,卖给熟人或“陌生人”。这“陌生人”只是我概念中的定义,对她来说,全是熟人。她有很强的亲和力,在政府大院或高档小区“闲逛”的功夫,便能结交上各种婆婆妈妈,把她们变成自己的“朋友”。在这些“朋友”家串门、聊闲天的功夫,货就卖出去了。卖东西对她来说手到擒来,对我妈来说,却抹不开面,难以启齿。她向你推销时,你会觉得不是要买一个商品,而是要抓住一个“占便宜”的机会。“这么好的东西、这么优惠的价格,现在不买以后就买不到了。我自己买得早,用得好又买第二份了,都没有现在的活动划算。”她真诚的样子看起来完全不像要掏空你的口袋,而是你的一个闺蜜在掏心窝子告诉你她的省钱秘辛。我曾无比好奇:那些明摆着智商税的东西,她是真心觉得物美价廉?还是有太强的信念感,欺骗了自己,让自己觉得真是那样?
前些年,她的第二家蛋糕店开业。那是县城里第一个融合了茶点、冷饮堂食、烘焙展示和dIY制作于一体的蛋糕店,店里人流如织,生意很好。当我们以为她在这事上做出了成绩,会复制该模式一直走下去时,她加入了新赛道,在蛋糕店的二楼承办开会、培训相关业务。新业务开展没多久,她被常在那里开会的人洗了脑,相信练功能治百病、还能保下辈子富贵,便向组织者买书、买磁带、买各种周边、捐钱、帮忙组织更多人去开会。直到为民哥上家里来说她练功练魔怔了,在家闹得要死要活,要爸妈救救她时,我们才知道她被组织练功的骗子骗去了几乎大半家底。被骗了那么多钱,终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当我们以为她会消沉下去时,她卖起了安丽,在蛋糕店的二楼组织下线们开会、培训。
她能不顾面子豁出去成事,也能在看似“绝境”中,闯出一条生路。这些没有魄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不到的。转念一想,也许是我过于矫情了。对于往后一步无退路的人而言,迫于生计压力,不必思考,一切都是往前冲的动力。面子、尊严、舒适度都是奢侈品吧……
妈妈去衣柜抽屉里翻出存折,与爸爸一笔一笔计算着到期时间与应付支出,预留出我的大学学费、生活费、交通费和请客的钱。经过一番盘算,爸妈决定借给远房表姐三千块钱,妈妈拿着存折奔银行而去,逼着爸爸去省城的事就此被搁置。
.
2001年8月16日……星期三……晴
.
昨天在路上遇到吴莉,她说她最近在学打电脑,听说狗熊也在学车考驾照。我不能再这么闲逛了,还是要学点什么,便又跑了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