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寻访游戏(2 / 6)

加入书签

由高高低低的各种门面、房舍换成了沿路的一排法桐或杨树,树后大大小小的田块间零星立着拉着电线的电线杆、杂乱的灌木和小茅草棚。施莱特从未去过奚萍家,一开始他还漫不经心地劝我不着急,慢点骑。在骑了半小时后,路边景色逐渐荒凉,不见有村落影子,他开始心慌,时不时问我还有多久到,会不会骑过了、走错了路。对于他的问题,我没法回答,实在是因为我自己心里也没底。我不清楚以我们的骑行速度会比坐车要多花多长时间。我仅去过一次,对路线不熟悉也可能会增加去程的时间。客车和货车时而从身边呼啸而过,下午三点的集合截止时间如同一个倒计时,不断在我眼前闪现。我拼命蹬着自行车踏板,牙盘高速旋转,把车骑得几乎飞了起来。施莱特紧紧跟随着我,专注蹬车减少了他不断发问和我“逗咳嗽”的闲工夫。

看见转乡间小路的标志牌时,我松了口气,知道路没走错,也可以回答施莱特剩下路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了。碎石土路限制了行车速度,颠簸、晃眼的光斑,去年的记忆逐渐清晰,羊肠小路、土坡、田埂、竹林、鱼塘,奚萍家到了。门楣上挂着“照妖镜”的老式院门并未上锁,推开那两扇对开木门,吱呀声通报着我们的到来。奚萍满脸堆笑地从屋里迎了出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在院里停车。奚薇的同学、敏敏和敏敏哥也都在,年轻人很快打成一片。那连体小划子一如既往存在漏水这个“老大难”问题,只是今年简单的修补仍无法达到载人下水的程度。男生间似乎极容易熟络,施莱特和敏敏哥才认识没一会,却如同熟识多年的老友,一唱一和地与女生斗嘴,下湖摸“藕肠子”打配合也相当默契。

去时有了经验,返程时间便能算得精准。从集合时间倒推,我们一点多就得出发。吃过午饭,稍做休息,准备回城。奚萍客气地把我们送出竹林,说过些日子,约上艺婷和东霞她们再去玩。我也客气地应了,只是心里想想,感觉能把人凑齐再去的机会渺茫。

又是夏日午后的烈日,这天还少了前一日湖水的清凉,只好靠车速带来的风聊以驱暑。这时从市里开往县城的班车大约是早上开过去的,好几个司机在我们车后老远就开始有节奏地点按喇叭,车经过我们身边时还刻意摇下车窗看稀奇似的扭头看我俩。施莱特笑着说我俩是找罪受的神经病,我也笑着附和。神经,却也快活。

今天施莱特突然煞有介事地打电话说他早上在军检的地方遇到苏小鹏了,下午还要面试,然后就挂了电话。不知他为什么会没头没尾地专门打电话告诉我这个,但我着实被这个消息惊到了。她爸跟我说了她填的第一批志愿,却没告诉我她还报了提前批。以我对她的了解,她的性格、爱好没有一丝能跟部队对上号、挂上钩。回想若干年前,她似乎曾说过有报军校的打算,无非是因为军校免学费、发生活费,她某个亲戚在首都某部队是个军官,可能会有好的工作安排之类的。但那时似乎也就是随口说说,没想到她真的报了,还去体检、面试了。而我想考军校的心,终究只是止步于“想想”,从未执行一丝一毫。从某个角度看,这也算好友与我“心有灵犀”,替我圆了心愿吧。

无论我是沉浸在苏小鹏报军校的震惊中,还是流连于与朋友在田间玩乐的回忆里,都抵不过父母争吵的威力。今天的争吵结束于爸爸朝我怒吼:“你自己的事怎么都不干?!还不去看看查分的情况?!”这一招叫“模糊焦点、转移话题”,是爸爸常用的结束争吵的手段。我虽看得明白,但无端充当了出气筒,还是有些委屈。算了,他们的争吵由我而起,可怜天下父母心……

接到爸爸的指令,我去给招生咨询的打电话,抄的那个号码怎么也打不通,只得去学校打探情况。行至半路,遇到毛广海,他穿着黑色T恤、白色球裤,拖着人字拖,背着装有简单行李的背包,准备去客运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