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还未开始便已结束(2 / 5)

加入书签

眷属,可当他们破除各种外在和内心的阻碍,坦诚表露真心时,我眼前止不住地一片模糊。

自从去年,我发现自己会为《英雄神话》里那凄美的爱情流泪以后,这样容易感动的瞬间逐渐多了起来。昨天早上一档里报道了一位指导员因公殉职的事,我从头至尾没弄清那位指导员到底是怎么牺牲的,却鼻头酸酸两眼润。这感动是为他的妻子,那个女人年纪轻轻刚结婚两年却一心为他一辈子守寡,打算独自悉心抚养他们一岁大的孩子。类似的事很多。无论是在电视里还是现实中,理性告诉我那些美丽的爱情无非是成年人的童话,是人们编来自我安慰、自我欺骗的故事,可我还是会为这美丽的虚无感动。

感性的我与理性的我总是这么难以统一。本我与自我已如此难协调,又如何做到超我,超然物外呢?弗洛伊德若在世,会把我看做他的病人吗?

2001年7月20日……星期五……晴

一大早起来拨通168查分热线才知道今天不是公布分数的日子,还得等几天,提到嗓子眼的心跟着放下,又可以理所当然地多过几天没心没肺、苟延残喘的日子了。当然这种无聊等待的日子也是一种煎熬。爸爸装出一副对分数并不关心的样子,安慰我说一切已成定局,担心无益。我也知道已成定局,只是想早点知道结果,结束未知的煎熬。

领了买菜的任务,我拎着菜篮去菜市场,刚下楼便遇到一同来找我的蒋丽琴和狗熊。和他们一起去菜场,边走边聊,聊考试情况和填报的志愿,聊其他熟人的情况,聊菜场的菜,聊《科幻世界》,聊一切能聊的话题。不知不觉,买菜的时间比平时久了不少。回到家,妈妈略带埋怨地跟我说:“刚刚有个男生打电话找你!”

“哦,谁啊?有没有说什么事?”我一面绷紧了神经准备应对妈妈接下来的责问,一面好奇是什么惹得她要对我发火。

“没听出来,外地口音。我说你不在家,他听了什么也没说就把电话挂了。”妈妈带着情绪回答,眼神里的潜台词仿佛在质问我:“你和那个陌生男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在瞒着我?!”

这对我来说简直是无妄之灾,那个男生挂她电话却引来了她对我的猜测和怒火。可我已顾不上这些,脑子飞速运转,猜测打电话的人可能是谁。一个名字怯生生地闪现——陶然。是他?外地口音,不知道说什么就挂电话的做法,以及妈妈的无名火,是的,我的第六感无比肯定地告诉我,打电话的是他无疑。突然我懊恼自己买完菜为什么不早点回来,埋怨妈妈接电话为什么不问清楚是谁、有什么事,为什么说我不在家而不说我去买菜了,让他晚点再打来,他会不会误会我去外地玩了很久都不在家……当然,这些不可能说出口,只能在脑子里盘旋,在心里纠结郁闷。

我抱着《一生》坐在沙发上假装看书,等电话。《一生》中,雅娜从未得到过理想中的爱情,丈夫于连对她身体的欲望远大过对她灵魂的兴趣。很快,各种新的身体占据了于连的欲望高地,而雅娜也把生活寄托由丈夫转到儿子身上。我不明白过着这样貌合神离的日子,不会心生恨意、各种要想办法抽身离开吗?为何雅娜在得知于连死讯时还会受刺激晕倒?我也不明白在儿子挥霍掉所有家产后,雅娜为何要接受丈夫前情人的帮助才能开始新生活?是前情人的儿子也是丈夫的儿子,身上有丈夫的影子吗?为什么不与前尘旧事彻底了断后开始新生活?笔者把她一生的不幸归结于未了解对方就草率结婚,那了解对方后为什么不及时纠偏止损?雅娜为什么只是接受现实,从始至终不反抗?带着对雅娜的“怒其不争”,我甚至开始揣度这部小说为什么会成为名著,是因为其真实?还是因为其悲惨?

书里说:人生既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坏。真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