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难以割舍的篮球(2 / 4)
活各自散去,教室里迅速人去楼空。
我原本对片子没多大兴趣,可某人在我生活里消失许久,让我感觉有些失落、有些窒息,抱着试试偶遇某人的想法去了电影院,找个靠出口走道边的位置坐下。电影院上座率不算高,约摸坐了一半,放映途中陆续有人离开,我意兴阑珊地一边看着电影一边关注着从走道离开的人,从头至尾没见到一个熟人。
电影结束,我饿着却不想吃饭,去舅舅店里帮着照看冰棍摊,店里人多得没地方落脚,去艺婷家看他们约饭去了哪些人,经过她家餐厅的窗口,看见大家已经在收拾桌椅,我便默默折返,游魂一样看着自己的躯壳在街上晃荡,就如同无根的浮萍,随风四处飘荡,不知想去往何处。
这种心境一直延续。今天晚饭时间,我带着馒头来到操场,映着夕阳余晖、红霞漫天,如同槛外人看这槛内的纷纷扰扰。操场上,一个二年级的女生拿着扫帚、红着脸冲一群嬉皮笑脸的男生大喊:“别疯了!浪费的是我们大家的时间!快点扫吧!”男生们腆着脸起哄,与她笑闹:“这风一吹,哟,哟哟,它自己就过去了,不用扫!哈哈哈哈……”,“这任务太重了,扫不完,根本扫不完!扫过去又吹过来了”,“你们女生来扫吧,你们扫得好些”,有的男生拿着长柄扫帚当青龙偃月刀,自顾自地挥砍打闹。旁边蹲着两个男生,一边用木棍挖着地上水泥缝里的湿泥,一边聊天,投入的程度如同在功法保护的结界罩里,完全感受不到一旁的扫帚战,对女生的呼喊则更是置若罔闻了。
看着他们,我仿佛看到了过去,看见曾经的自己。他们终究还是年轻啊,有大把的时间,无论如何争执、如何气恼,对现在的我来说,那些都是无法再回来的美好。一切为了高考,高三已没有清洁区,不用再承担校园清扫任务,最后这段时间,连自己教室的清扫都成了自发自愿的行为。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心已迅速衰老。
操场另一边的足球场上,很多男生没组织、没章法地追着个足球满场乱跑,从左跑到右,从右跑到左。绝大多数都是跟着球跑,却无缘与球接触的人,施莱特也是这碰不到球、“练习往返跑”的大多数之一。夕阳渐渐收起了光辉落山,我手里的馒头也啃了个精光,看“施莱特”们执着地在场上来回奔跑,一个球也不进,仿佛有种治愈的让人解忧的魔力——无结果、无目的的循环往复能让人回归平和、与世无争的心境。不过我也得出结论:足球完全无法与篮球的精彩相提并论。
晚自习前,我告诉施莱特我看见他踢球了,不看他平时对足球多热爱、多着迷,说起足球的话题总是侃侃而谈,原来完全是“臭脚”一个,在场上连球的毛都挨不着,而且足球也一点都不好看,半天来回跑进不了一个球。我这话瞬间引起了狂热球迷分子施莱特的回击:“兄弟!你说这话只能代表你根本不懂球!足球一场下来只进一两个是常事,而且我今天装备不对,没穿一双适合踢球的专业球鞋才影响了我的发挥……”他一面给自己没踢到球找原因,一面给我普及足球常识,为扭转我对足球的偏见费尽口舌,而我也只能心中叫苦,暗自提醒自己,下次别在足球这事上捅他的马蜂窝。
2001年4月22日……星期日……晴转雨
晚自习临放学时突然下起了雨,我站在教学楼的屋檐下望雨兴叹,不知要等多久雨势才会小。建国拿着伞站在屋檐下等丁静一起回家,随意地与我闲聊。他走时见我没带雨具,二话不说,毅然把伞借给我,自己钻到丁静伞下,手搭在丁静的肩上走了。整个过程丝滑、流畅、自然,我还没来得及客套推拉或说句谢谢,他俩已走出老远。我心怀感激地站在原地,看他俩走远的背影,感慨良多。
我是容易感动和满足的,但底层逻辑却是悲凉的。别人给予的一丁点帮助和关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