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203章 )反制装置通过全场景测试(5 / 8)
一片朦胧的橘粉色,细碎的星尘颗粒在辐射作用下泛着微弱的荧光。
舰队的护盾外层已泛起一层淡淡的蓝光,用于初步抵御星区的辐射,几艘战舰先一步探测完锚点环境,传来“安全可停泊”的信号后,华夏号主舰才慢慢调整姿态,稳稳停在锚点的能量坐标上。
测试设备刚启动,屏幕上的辐射数值就瞬间跳红,黄矮星的高能粒子像无形的箭雨,不断撞击着舰队的外层护盾,护盾表面的光纹时不时泛起涟漪,连数据传输都出现了轻微的卡顿。
洛克斯盯着屏幕上跳动的辐射参数,又抬头透过舷窗望向远处的黄矮星,忍不住感慨:“好家伙,这地方的辐射强度比模拟舱里高了三成还多!不过也正好,越是这种实打实的恶劣环境,越能测出反制模块的真本事,简直是绝佳的测试场地啊!”
调试后的护盾模块实验舰缓缓驶离主舰编队,朝着黄矮星辐射更强的区域进发。
舰体表面的反解绑雾护盾提前启动,淡金色的光膜像一层紧绷的薄纱裹住舰身,光膜边缘还泛着细碎的银芒,与星空中漂浮的橘粉色星云颗粒碰撞时,会激起转瞬即逝的光点。
刚进入辐射核心区,远处的黄矮星突然喷发出一缕暗红色的高能粒子流,像一条灼热的火舌朝实验舰扫来。
粒子流撞上淡金色护盾的瞬间,光膜只是轻轻震颤了一下,原本容易出现的“波纹紊乱”完全没出现。
护盾表面的引力波光晕始终保持着均匀的波动,连亮度都没丝毫减弱。
监测屏传来的数据显示,反制引力波频率稳稳锁在1.46x1022hz左右,即便粒子流冲击最剧烈时,波动也没超过±0.005x1022hz的阈值。
这表明泽尔设计的“辐射补偿单元”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弱核力生成的“校准脉冲”精准抵消了高能粒子流对引力波的干扰,强核力-引力的“纠缠重连”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反解绑雾护盾的核心防御机制没有出现丝毫断层。
舰体外侧,原本可能因频率波动导致的“护盾薄弱点”彻底消失,哪怕粒子流冲击最猛的瞬间,淡金色的引力波光膜也没出现局部变暗或震颤加剧的情况,反而能持续解离周边的星云微粒,连一颗可能形成解绑雾的分子团都没放过,完全验证了补偿方案的实战可靠性。
舰内操控室里,泽尔紧盯着屏幕上的频率曲线,指尖还悬在计算器上方,见曲线始终平稳如直线,忍不住松了口气:“稳了!这补偿单元跟焊死了似的,一点都没跑偏!”
林轩当即俯身对着通讯器下令:“可以启动宇宙环境中的反解绑雾护盾模块实验!老维,立刻让智能机器人投送强力解绑雾装置到实验舰正前方五公里坐标点,启动定向攻击程序!”
维克斯闻言,指尖在主控台的蓝色光键上飞速敲击,指令数据流瞬间涌入舰体机械臂系统:“智能机组收到!03号、07号机械臂已锁定投放舱,解绑雾装置搭载‘精准定位引擎’,攻击轨迹与实验舰护盾呈30°夹角,确保模拟实战中的斜向冲击场景!”
话音未落,实验舰侧方的金属投放舱缓缓滑开,两枚银灰色圆柱状装置带着淡紫色推进焰射出,在宇宙中划出两道精准的弧线。抵达目标坐标时,装置外壳瞬间解体,无数泛着暗蓝色的雾状粒子喷涌而出,如同被无形引力牵引,凝聚成一道宽约百米的“雾流冲击带”,朝着实验舰的淡金色护盾光膜猛扑过去。
这一次,实验专门采用高密度雾团,解绑雾呈银灰色,粒子浓度比常规测试高出20%,目的就是为了检验护盾在极限场景下的解离能力。
林轩凑到舷窗边,目光紧紧锁定护盾与雾流的接触点。
那些被引力波解离的星云颗粒还在周边飘荡,而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