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重返定海卫(2 / 4)

加入书签

人声鼎沸,香气四溢。

闻著那熟悉的味道,武良辰也不禁食指大动。他目光一转,落在了街角一个驴肉火烧的摊位前。

曾几何时,他最爱的便是这里的驴肉火烧。

这其实並非定海卫本土特產,而是从距此二百余里的保定府流传过来的。

特点便是香而不腻,回味醇厚。

尤其这火烧更有讲究。

一块面要经过上百次的揉打捶制,搓油入盐,然后揪成一个个个头均匀的剂子,用一个圆形印章往上一扣便成了一个均匀的圆形。

一口大鰲子烧热,上面涂抹驴油,將这些圆形剂子放在上面烙制。

不一会功夫,一个酥脆焦香的火烧就烙好了,这时候用刀快速切开口子,然后將切好的驴肉塞入其中。

就这样的驴火,最佳搭配是一碗热腾腾的老豆腐。

老豆腐说是老,实则极嫩。

它跟豆腐脑最大的区別就是点卤之后並不取下,而是在微火上继续燉一会,这会让其结构鬆散,变成松一样的结构。

等吃的时候再加上韭菜,蒜汁,辣椒油等佐料,一口下去,盐滷豆腐的微苦正好中和了驴肉的香腻,二者简直就是绝配。

不过当时手头並不宽裕的武良辰一般都是来个子的解解馋。

所谓燜子就是在煮驴肉的汤里加入红薯粉然后燜制而成,其形態类似於半透明的果冻虽然价格便宜,但滋味同样不错,有时候运气好还能吃到夹杂其中的碎驴肉,可谓物美价廉。

而今故地重游,摊位后忙碌的身影,已经从那个头髮白、笑容和蔼的老者,换成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眉眼间依稀能看出几分老掌柜的影子,想来应该是他的子侄辈。

武良辰收敛了周身的气息,此刻的他看上去与寻常路人无异,那年轻人自然没有认出他来。

“老板,十个驴肉火烧,再来一碗老豆腐。”

“好嘞!客官您稍等!”

年轻人手脚麻利地从热腾腾的锅里捞出滷好的驴肉,手起刀落,剁得细碎,夹进刚出炉的、外皮金黄酥脆的火烧里,再淋上一勺秘制的老汤。

武良辰寻了个空位坐下,不多时,香喷喷的驴肉火烧和热气腾腾的老豆腐便端了上来。

驴肉醇厚,火烧酥脆,老豆腐嫩滑,还是记忆中的味道,因此武良辰吃得很香。

就在他大快朵颐之际,旁边一桌刚下了工的码头工人也围坐下来,要了几个火烧和一盘切好的驴肉,又从隔壁摊子打了些散酒,便开始边吃边聊起来。

“他娘的,现在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顿顿有肉吃,还能给家里婆娘孩子攒下点钱,真舒坦!”一个满脸虱髯的汉子灌了一口酒,咂咂嘴,满足地说道。

“可不是嘛!”另一个瘦高个接口道,“这都多亏了刘哥!要不是刘哥管著这码头,

没了苛捐杂税,咱们哪能过上这好日子以前辛辛苦苦干一天,到手没几个子儿,全他娘的餵了那些王八蛋了!”

听到“刘哥”二字,武良辰心中微微一动,知道他们说的定是刘东川。

“刘哥是好,体恤咱们这些苦哈哈,为人也公道。”

又有一人说道,“不过,咱们最该感谢的,还得是武爷。当年要不是武爷力挽狂澜,

把那些洋鬼子和狗汉奸都给收拾了,这定海卫,喷喷,怕是早就完了!哪还有咱们的今天!”

这话一出,桌上顿时安静了几分,隨即眾人纷纷点头附和。

“没错没错,武爷才是咱们定海卫的定海神针。”

“说的是啊,可惜武爷他老人家神龙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