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山东情报,营口坠龙(2 / 4)
而那些被土匪劫掠后失去家园的百姓,为了活下去,也只能无奈地成为他们家的佃户,在曾经属於自己的土地上,继续承受著剥削与压迫。
贾璃及其部队,现在还在辽东营口地区,他准备从这乘战船前往山东,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正直夏季,辽寧营口地区被阴雨笼罩,连绵的雨幕持续了四十多天。
辽河水暴涨,整个大地沦为一片汪洋,鱼虾在浑浊水面漂浮。
码头上战船也不能通航,大军只得等待大雨停歇。
这日晚间大雨停歇,星空已经露。
贾璃见天已放晴,在天刚破晓时分,就带著几名死侍来赶大集。
东北营口这边的大集很有特色,各色各样的人们和买卖,如同一幅鲜活的市井图,展现在贾璃面前。
远处,炊烟从低矮的民房烟肉中升起,与集市上瀰漫的烟火气相互交融。
集市入口处,几个大汉正卖力地吆喝著,推销著自家的牲口。
肥体壮的黄牛,被韁绳牵著,时不时甩动尾巴,叫上几声。
一旁的骏马则高大矫健,蹄子刨著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买家们围著牲口,仔细查看牙齿、毛色,伸手摸摸脊背,与卖家討价还价。
那场面热闹非凡,唾沫星子都快飞出来了。
“王大哥,这牛可是俺家精心养了三年的,犁地一把好手,您瞧瞧这身板,给个实在价,牵回家保准不亏!”
买家则是皱著眉头,摩著下巴:“兄弟,价是好价,可俺手头也不宽裕,再降点儿,行不”
“这周边三村五里的,谁不知道您王大彪子的威名,再低就落您的面儿了不是”
“哈哈,弟这话说的可以,这几头咱都买了!”
再往里走,是琳琅满目的乾货区。
一个个竹筐里,装满了色泽诱人的木耳、蘑菇,还有晾晒得乾巴巴的咸鱼干。
摊主们热情地招呼著过往行人:“来看看吶,这都是咱山里刚采的乾货,泡发后又鲜又嫩,燉菜、煲汤那叫一个香!”
一位大妈正熟练地挑选著木耳,一边挑一边嘟:“这黑得发亮、朵大肉厚的才是好木耳,回家给老头子做个木须肉,准保爱吃。”
旁边卖咸鱼乾的大爷,操著一口浓郁的东北腔:“大妹子,这咸鱼干可都是用新鲜海鱼晒的,煎著吃,老下饭了,来点儿不”
这时候的大集,卖山参和野味的反倒是比较少,搞到这些野货,城里的各大店铺都会直接收购。
再不济也有固定的贩子,四处游走收货,根本不愁卖。
特別是一些靠山村的猎人,有时候狩猎到一只山君或者熊黑,足够一家五口滋润的过好几年。
而美食区,更是热闹得让人挪不开眼。
一处摊位前,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铁锅架在土灶上,锅里煮著翻滚的羊杂汤。
老板熟练地从锅里捞出一把羊杂,切碎后放入大碗,再留上一勺滚烫鲜美的原汤,撒上翠绿的葱,淋上几滴辣椒油。
剎那间,浓郁的香味瀰漫开来,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
“来一碗羊杂汤,暖和又解馋!”老板扯著嗓子吆喝。
一位壮汉迫不及待地坐下,端起碗,轻轻吹了吹,便大口喝起来,顺带把隨身鞋带的酒袋打开,烧刀子酒味浓郁。
他一边喝一边赞:“这汤,太地道了,鲜得俺舌头都快吞下去咯!”
贾玛看著也忍不住坐了下来,“老板,来五碗羊肉汤,加辣加肉!”
一名死侍望著不远处的一个烤苞米的摊位。
金黄的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