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见刘邦,死脉显(3 / 4)

加入书签

世,主要是他身体器官已经衰老,箭伤起到的是加剧作用。

没有箭伤,刘邦多撑三年,同样快到了极限。

那么今日突然定下白马之盟,看来是他意识到了自己身体上出现的问题,没有充足的时间供他仔细谋划。

为了确保身后事,他便仓促举行了白马之盟。

二来就是今日宴会上饮酒,估计成了一个诱因。

陈洛虽然没有专门去关注刘邦在宴会上的行为,但是对方站起来邀请群臣举杯共饮的次数,大概在十次上下。

这说明刘邦至少是喝了十杯酒。

再加上他身旁有专门的侍从添酒加满,说刘邦在宴会上喝了二三十杯酒,那自己绝对不会质疑。

大部分老人都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老年疾病”,这个时代没有专门检测的仪器,但不代表刘邦没有这些毛病。

若是有这些基础疾病,又大量饮酒,那么导致刘邦骤然昏迷过去,便有了科学依据。

甚至陈洛觉得刘邦“一醉不醒”,都完全是有可能的。

不过听周勃刚才转述的话语,说刘邦在中途清醒过一次,那么代表情况没有严重到那个地步。

众人在殿外神色都有些低沉,偶有交谈,声音都压到最低,并且很快结束谈话,避免被人误解。

当今天下在刘邦的治理下,平稳而有序地运行。

如果这个掌舵者突然离开,那么大汉将是驶去何方,没有人说得清楚。

当然,陈洛知道大汉后续的航向,但部分历史细节的改变,让他害怕原本的海图中出现错误,一味依靠经验做事,反倒会引导自己走进无法挣脱的漩涡。

“嘎吱。”数层台阶上,寝宫的木门被一名侍从缓缓推开。

他恭敬地行礼道:“诸位,陛下已经醒来,你们可以进去看望。”

刘邦醒来了!

众人听到这个结果,齐齐松了口气。

最坏的结果没有发生。

若是刘邦昏迷后不再清醒,直接离世,那大汉至少在短时间内会陷入混乱之中,即使不会像始皇帝崩于沙丘那样,导致整个帝国的崩塌,但小规模的权力斗争,绝对是避免不了的。

不过那样的担忧随着侍从说出刘邦清醒的消息后,顿时烟消云散。

刘邦之所以把这些朝中重臣喊过来,虽然他们在明面上不敢直说,但心里都清楚。

陛下就是为了“交代后事”。

这些人得了遗诏后,是不可能被篡改,发生赵高、李斯矫诏那样的事情。

这里站着的人有掌握政务大权的,有底下领军数万的,还有规范朝臣仪礼的。

想要胁迫他们,简直天方夜谭。

至于他们联合矫诏,那就更不可能了。

首先就是内部利益完全统一不起来,每个人的诉求都不一样,求名者和求利者皆有,让他们参与进一件阴谋,本身就是埋雷,谁敢干这样的事

听完那侍从所宣布的事情,众人自觉地排成两人一排的队列,迈步向台阶上走去。

站在最前的自然是陈洛夫妇。

从地位上来看,陈洛乃当今丞相,而刘乐则是大汉长公主,两人一起走在最前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至于从情理上来说,这更是没有毛病。

女婿和女儿前来看望,你好意思让他们走在后面

“嘎吱。”随着最后一名臣子的脚迈进屋内,侍从关上寝宫的那扇木门。

此时大殿之中,吕雉坐在床尾的位置,她身后稍远处站着刘盈,在刘盈的身后,还跟着诸多皇子与公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