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龙椅上的陌生人(2 / 4)
; 沈清弦在张明远面前停下脚步,“裁军不可取,将士心寒,则国门危矣。”
张明远脸上掠过一丝失望。
“但赈灾,亦刻不容缓。”沈清弦转过身,面向所有官员,“数十万灾民嗷嗷待哺,拖延一日,便多一分动荡之险。”
沈清弦踱步回到御座前,目光扫过众人:“然而,诸位爱卿,解决问题的方法,难道除了拆东墙补西墙,便别无他法了吗?”
殿内一片寂静。
“江南水患,年年治理,年年泛滥,朝廷年年拨款赈济,这究竟是为何?”沈清弦的声音在殿中回荡,“一味赈济,不过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
赵文渊抬起眼:“陛下所言极是。然则兴修水利、引导民生,所需银钱更巨,国库……”
“所以,朕有一策,”沈清弦深吸一口气,抛出了思考已久的方案,“发行国债。”
“国债?”陌生的词汇在百官间引起一阵低语。萧云墨终于抬起了眼眸,深邃的目光投向御座。
“即由国家向民间借款,”沈清弦解释道,“朝廷出具凭证,约定借款金额、期限,按期付息,到期还本。以未来江南道部分盐茶税为抵押。如此,不必加税,不必裁军,便可筹集资金,专项用于根治水患。”
窃窃私语声更大了。这完全超出了百官的理解范畴。
“陛下,”萧云墨清冷的声音响起,他上前一步,“此策前所未有,构思精妙。然,臣有三虑。”
“摄政王请讲。”沈清弦看向他。
“其一,百姓商贾,未必愿借。其二,巨额款项,如何确保不被贪墨?其三,借款终须偿还,若到期国库依然空虚,民怨沸腾,恐动摇国本。”萧云墨语调平稳,句句直指核心。
朝堂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皇帝。
“摄政王所虑,正是关键。”沈清弦非但没有不悦,反而点了点头,“所以,发行国债,需有周全之策。”
沈清弦重新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关于信用,以盐茶税为抵押,并设定合理利息。关于监管,朕欲设‘国债司’,由户部与都察院共同负责,款项去向,记录在案,定期公示,贪墨者严惩不贷!至于偿还,”沈清弦顿了顿,“待水患根治,民生恢复,税基稳固,新增税收足以覆盖本息。此举,是以未来之收益,解眼下之困局,奠长远之根基。”
沈清弦看向萧云墨:“摄政王以为如何?”
萧云墨凝视着沈清弦,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讶异,随即恢复平静。他沉默片刻,躬身道:“陛下思虑之周全,臣钦佩。若监管得力,抵押可靠,此策或可一试。”
赵文渊也缓缓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