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与新茶(3 / 3)

加入书签

bsp;   送走萧如玉,沈清弦独自坐在偏殿,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萧如玉今日前来,绝不仅仅是送茶和闲谈。萧如玉是在传递信息,也是在展示她自己。萧如玉提到了民间对国债的疑虑,提到了实干人才的重要,甚至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人选线索(方姓河工)。

    萧如玉这么做,是出于她个人的意愿,还是代表了萧云墨某种不便直接言明的态度?

    萧云墨让他的堂妹来传递这些信息,用意何在?是示好?是试探?还是另有所图?

    沈清弦发现,这潭水,比沈清弦想象的还要深。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宫闱之间的暗流涌动,以及这位看似超然物外,实则心思玲珑的安平郡主,都让眼前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但无论如何,萧如玉的话,确实给了沈清弦一些启发。寻找并任用真正的实干人才,建立有效的执行和监督体系,是推行任何新政的关键。

    或许,沈清弦可以从这个“方姓河工”开始,也可以让张明远在物色“民间监理”时,更多关注那些有实际经验、信誉卓著的人。

    沈清弦回到御书房,提笔写下一道手谕,内容很简单,着内侍省派人去京畿一带,寻访一位擅长水利、姓方的老河工,务必要客气有礼,若寻得,便以礼聘入京中,朕有用处。

    沈清弦需要更多这样扎根于现实的“泥土”,来帮她构筑起理想中的蓝图。

    而这场与朝臣、与摄政王、乃至与整个旧有体系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萧如玉这杯“新茶”,带来的回味,远比茶香本身更加悠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