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陆军来求救了!(1 / 4)

加入书签

    第九十六章陆军来求救了!(第1/2页)

    张谦一边说,一边在示波器上调出一条近乎完美的响应曲线,给托马斯看。

    托马斯彻底呆住了。

    他看着示波器上那条漂亮的曲线,又看了看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中国同龄人,心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这是一种他从没接触过的技术思路。

    它把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机器的深刻理解和现代控制技术结合在了一起。

    这种技术,有种东方式的智慧和实用主义的味道。

    “你们……你们一直都是这么干活的吗?”托马斯的声音有点抖。

    “陆工教的。”张谦收起仪器,很自然地说道,“他说,技术不是图纸上的数据,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能花一块钱解决的问题,就别花两块钱。”

    又是陆工!

    这个名字,让托马斯心里一震。

    他发现,这些东方人掌握的技术,远比他想的更先进,更可怕。这是一种思路上的碾压。

    车间的另一头,汉斯·穆勒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看到自己的孙子,那个以前总觉得莱卡技术天下第一的年轻人,现在正像个小学生一样,跟在那个中国技术员屁股后面,一脸渴望地问东问西。

    他脸上没有一点失落,反而很欣慰。

    他知道,莱卡那套传承百年,但已经有些僵化的技术体系,终于迎来了一股足以让它脱胎换骨的新鲜血液。

    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这次技术交流,像一颗被悄然种下的种子,迅速在莱卡的年轻一代工程师中生根发芽。

    越来越多像托马斯一样的德国年轻人,开始放下矜持和偏见,主动找到中方的技术团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讨。

    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东方同行,不仅在理论上不输给他们,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更是有着各种天马行空,却又异常有效的“野路子”。

    车间里压抑的气氛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充满了活力的学术氛围。德语、英语和中文夹杂在一起,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和激烈的争论声,构成了一曲奇特而和谐的交响。

    陆扬站在二楼办公室的窗边,安静地看着楼下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王磊签下的,是一家公司的所有权。

    而他用技术征服汉斯,再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交流所播下的种子,收获的,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