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卜命(2 / 5)

加入书签

    贫民与许多被药钱拖垮的人家,只能去官府开设的病坊,环境简陋,医师资历、药材质地都要差些。

    一医看百病,有时不是一件好事,更不是一种认可。

    去病坊义捐时,苏千誉深有体会。

    后来,她开设了医馆,首先便将诊疗分成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四大类,外加一个可供病患居住的大院。

    其中医科细分为:体疗内科、外科、少儿科、五官科、妇科。

    每科两名身经百战、交口称誉的医师,外加学徒招募,及贴身护理服务。

    除了皇宫太医署,在洛阳,裕康称的上第一座面面俱到的医馆。

    当下,送信的小差仍昏迷不醒,在大院内的一间厢房调养。

    房内空间不大,两间室相通无阻,外有厚高的院墙隔断喧嚣,明窗净几,舒适安逸。

    掌柜口中的两位官家都在外间。

    顾非真闭目打坐,玉冠束发,麻色长袍襟缘滚银边,交领紧束喉下三寸,绦带勒出劲瘦腰线,素银指环箍着左手尾指,整个人静如雕塑,一派萧萧肃肃。

    县尉背着手来回踱步,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呆在这地方简直烦死的态度。

    事实上,县尉主要的任务,就是监视顾非真。

    案件未破,不能仅凭一些书信,与侯尚书的愤怒指责,就判定顾非真有罪。

    但嫌疑确实存在。

    尤其是顾非真先一步找到,被人杀害至奄奄一息的小差,直接将人送往医馆,然后才通知府尹的行径。

    按顾非真的解释,源于侯尚书先去找他讨说法,他惊愤于有人陷害自己,为尽早洗脱嫌疑才独自调查,行动、程序自然要比州府快些。

    情理上说得过去,却不排除贼喊捉贼、故弄玄虚的可能。

    府尹希望顾非真回通玄院老实呆着。

    顾非真表示要亲自看顾小差,直至苏醒问出线索,避免再遭毒手。

    府尹不满对方那蔑视官府能力的姿态,又无法强行勒令,只得让县尉全程把关。

    那么问题来了。

    连拳脚功夫都磕磕绊绊的普通人,能看住一个高深莫测的方士吗?

    如果眼前人是元凶,真要干点什么,恐怕周围人早就着了道,届时上官怪罪下来,他满腔的憋屈找谁说理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