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5(2 / 3)

加入书签

桌一干人等正谈论此榜。这就是我回殷国来,第一步要探听的东西。

    我想知道元无瑾究竟怎么了。

    “太子殿下还没及冠呢?似乎是明年?”

    “真是年轻有为啊!你们可还记得,五年前王上因病辍朝,太子殿下单独监国了整整一年!那时他才多大?”

    “殿下有如此能力与仁德之心,真乃我大殷之幸。”那人说到这,重重叹了口气,“唉,只是……”

    另一人跟着叹息:“如今王上真是一点国事都不再管,只知沉迷方士丹术。”

    有人重重砸了下茶盏:“长生长生……这些方士的话怎么能信?还有什么极乐……食肉者的追求,真是让人不明白。”

    “反正我觉得当今王上做得最对的一件事,便是封了当今太子。”有一人摊手翻白眼,“所幸大殷还算蒸蒸日上,只待太子登基,想必将再无这些。”

     他讲得太过,被旁边的人捂嘴:“你小声点!即便去年太子令准咱们平头百姓讨论国事,但这种话如何能说?你是在咒王上吗?”

    “我可没这意思!我是希望太子殿下早日登基~难道你们不希望?”

    于是紧接着有人站起:“不聊了不聊了,此地不宜久留,告辞。”

    一众人等感到害怕,哄然作鸟兽散。

    虽并未得到更多信息,至少我可以确认,近半年来一直传到越国来的传言是真的。元无瑾的确荒废了政务,只沉迷于丹药享乐、求仙问道了。

    那日离开栎城,我便一路入越,定居下来,时至今日,统共已在越国生活了三载有余。在越国时,我拜入医馆做了学徒。

    医馆的罗大夫是个文弱的,我人高马大,这三年给他做了许多体力活。他便也帮我调养身子,将一些常用的黄芪之术倾囊相授。

    有趣的是,越国的冬天不下雪,较为温暖,住在那的第一个冬日起,我那背脊的旧伤就犯得轻微许多。如今调理下来,竟真有恢复之象,再不像是七八年内就要先一步去地府桥上的样子。

    可见元无瑾那群太医,在冬天下雪的地方住太久,见识很是局限。

    这几年,我听闻殷国与列国订约止戈,反而在国内进行着许多休养生息的仁政,虽未扩张,国力却越发强劲。四年来列国互相猜忌,再未合纵,又争先恐后事殷以图倾轧对方,如今殷国不战而屈人之兵,已俨是天下霸主。

    天下霸主的下一步是什么,并不难想。

    只是奇怪,殷国这霸主路上,许多仁德的政令都出自太子元琅轩,而非元无瑾。在百姓眼里,好像吾王这些年仅仅干坐在王位上,什么事都没干一般。

    加之元无瑾曾有过许多不符合君王德行的行为,我在越国风闻他的消息,无一不是描绘他为虎狼暴君,穷凶极恶,食人血,啖人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