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2 / 3)

加入书签

回。

    按理说,吾王这时候应从河东郡打道回府了。信使来回殷都,起码二十余日。

    可仅仅三日后,信使便已再度来到。又是赶在我与众将议事之时,当着所有人面命我接旨,要我照做。

    这一次的王令,写得很明确了。

    靖平君承珉拖延日久,谋己怯战,令大殷蒙羞。命其领大军立即开拔,攻下垣平,重扬大殷国威。

    我尚跪着,没来得及回应,四周将领已纷纷惊然,不敢置信。

    “王上居然这么说承将军?让立即进攻?可……这怎么打?”

    “代国那种防线,强攻就是拿将士的人命去填,将军不是没有反映过战况,王上这是疯了吗?!”

    我跪直了身,并不抬眼:“使者大人,您也听见了,此旨意,绝不适用于目下战况,为万全计,恕在下不能接受。”

    传旨的内宦却叹息:“靖平君,王上让奴婢提醒,适不适用,您自己心里明镜似的。一切只看您愿不愿用。”

    ……看来,那日探查地形,我思虑对策时无心出口之言,还是经由吾王耳目,传入他耳中了。

    我不为难这位内侍,双手接下了王旨。

    待他一走,一众将领静谧无声,等着我的最终指示。

    我站起,步至后面的架前,将吾王旨意郑重地搁在了最高处。

    “你们所有人都晓得,现在绝非进攻时机,”我说,“今日出了这个帐,这份王旨,就当没有听到。”

    有人震惊,有人唏嘘,有人倒抽凉气。我再嘱咐:“方才这些话,严禁下传,违者立斩。明白吗?”

    每一个人都赶忙回答,末将明白。

    我试着再扫视一圈,仍旧不能辨出哪一人才是吾王耳目。

    但我想,或许只消两三日,吾王又能知晓我的态度了。传话之迅速,一定像之前一样。

    我只是可惜。

    可惜我与吾王的相安,彼此言之凿凿的君臣一心、永不相疑,到底只有那么片刻。

    三日之后,晚间回寝帐,我看见帐外又立着两个内侍熟面孔。我叹了口气,再度下令屏退周围,整理过衣冠,方才继续前行,进帐,然后,跪礼。

    “臣承珉拜见王上,王上万年。”

    回复我的声音有些远,他没有再忙不迭地赶到我身边,搀起我了。

    “阿珉请起,坐到寡人身边来。让寡人好好看看你。”

    我叩首:“是。”

    我是低头进来的,抬头看才知,吾王正坐在我床榻上,低眉望着身侧的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