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锁困金陵,席卷东南(3 / 4)
带飞爪绳索,夤夜潜行至一段颓旧低矮的城墙之下。
守军尽瞩正面喧嚣,猝不及防!
突击队如夜魅般悄然攀缘而上,迅速夺占城垣一隅,点燃烽火,洞开缺口!
城外主力望见信号,顿时如洪流决堤,喊杀震天,内外交攻。常州守军腹背受敌,顷刻崩散。
此役,新兵初历登城血搏、短兵相接的巷战肉搏,虽慌乱时有,甚至有人见血而怯,终在老兵沉稳翼护与带头冲杀下夺下首城。
初胜的喜悦冲刷着恐惧,胆气陡增。新兵周铁柱于激烈巷战中,以手中刺刀奋力格毙一名凶悍的清军把总,勇猛事迹传遍军营,得覃勇亲口擢赏,成为新兵楷模。
2.太湖荡寇,水陆协同:
兵锋南指苏州,盘踞太湖的大股水匪勾结清军残部,凭借港汊纵横、芦苇丛生的复杂水域,频频袭扰粮道,成为心腹之患。
覃勇深知水战非陆军所长,急请张煌言分舰队驰援。
惊涛营炮艇劈波斩浪,驶入浩渺太湖,重炮轰鸣,烈焰腾空,顷刻间将湖匪巢穴轰得支离破碎。
覃勇则遣新兵驾轻便快舟,在水师强大炮火的精准弹幕掩护下,如离弦之箭冲入匪区,清剿残匪。新兵初时摇橹眩晕,甚至船只相撞,狼狈不堪。
然追亡逐北间,血性被激发,竟于碧波万顷之上磨砺出水上搏杀之技,配合愈发默契。
终将太湖水寇涤荡一清。原籍洞庭湖的新兵赵水生,凭一身浪里白条的绝佳水性,如蛟龙入水,率小队勇猛突进,俘获三艘匪船,勇冠三军,名动水营。
3.杭州易帜,民心所向:
大军兵临杭州城下,未及列阵,竟生惊天之变。驻防绿营兵久闻华夏军威名与德政,早已军心浮动,更不甘为腐朽清廷殉葬。
城内义士秘密联络,暗中策动。在绿营副将钱不为率领下,绿营兵士临阵倒戈,突袭满城将军府邸,擒斩顽抗的满城将军,随即洞开城门。
当覃勇策马引军容严整之师,踏着朝阳的金辉,缓缓踏入西子湖畔的杭州城时,长街两侧早已万头攒动。百姓焚香顶礼,箪食壶浆,跪迎王师。
“王师归来!”“华夏万岁!”的呼号发自肺腑,如春雷滚滚,直冲霄汉。
此情此景,深深烙印在新兵心间,如重锤擂响心鼓——他们不仅是征伐之师,更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的解放者!
这份沉甸甸的认同,比任何奖赏更能坚定信念。
东南砥定,锁链成型
覃勇统帅新锐之师,挟连战连捷之威,横扫东南,势不可挡。义旗所至,各地豪杰、义民纷纷云集响应,箪食壶浆以迎。
苏南膏腴之地、浙江锦绣山河及闽北富庶之域,铁蹄所向,清吏望风而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