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弱者,从来就没有谈条件的权利(1 / 4)

加入书签

    星源科技发布会落幕后,全网热度瞬间引爆。

    此前霸占热搜的‘iPhone6发布’、‘TFBOYS’、冰桶挑战”和“阿狸巴巴上市’,统统被镇压下去。

    三大门户网站、斗音、快手、今日头条和微博等平台,在首页腾出大幅广告位,对“破晓A220”展开连篇累牍的报道。

    当晚七点,晚间新闻更是专门留出三分钟时长,不仅详细介绍了破晓A220光刻机的研发历程,还播放了一段星源科技研发中心的工作实景画面。

    官方亲自盖章,为破晓A220打上了全国第一台EUV光刻机的标志!

    一时间,各类震惊式的新闻标题开始刷屏。

    “首台国产光刻机问世!最高支持7纳米制程,阿麦斯坐不住了!”

    “破晓A220首次登场!突破欧美50年封锁!”

    “重磅!全国首台国产EUV光刻机突破性问世,性能远超国际一线水平,产业链或将全面腾飞!”

    紧接着,大基金宣布,将为星源科技提供200亿的无偿补助金。

    该消息一出,全国各地的光电所、实验室,全都嫉妒疯了。

    2001Z?

    说给就给,还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说是补贴,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玩意不就是奖金吗?

    这是韩锦恒和李青松的共同决定,他们想借此机会,向外界释放一个明确信号:只要能拿出过硬的科研成果,上面的奖励绝不设限。

    而产业链上下游的设备商、光刻胶供应商、特种气体供应商,顿时也被注入了强劲动力。

    研发从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要有容错机制。

    没有一次次失败的积累,哪来最终的成功?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大基金一口气投入300多亿元,专门用于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升级,为科研探索托底。

    坦白说,此前这些企业并没有研发动力,因为造不出光刻机,他们研发出来的设备就得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国内用不上,国外没人买。

    没有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研发投入就像无底洞,很难持续推进。

    光吃补贴,可吃不饱!

    如今有了破晓A220,情况就不同了。改变了只要能研发出配套的设备或材料,就能获得稳定的订单,从而收获丰厚的利润。

    只要能研发出配套的设备或材料,就能拿到稳定的订单,进而收获丰厚的利润,研发积极性自然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