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烛龙 G1051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这特么也太顺手了!(4 / 5)

加入书签

延森扫了一眼,随后抬起头,看向眼前这群熬得满眼血丝的研发人员。

    他是每天五点准时下班,但林南、汪象朝和章延杰等人,通常是熬到22点、乃至凌晨。

    功劳虽不多,但苦劳终究是有的。

    “几位,辛苦了。”陈延森笑着回应道。

    “陈总,我们想给隔壁那台机床取个名字,要是没有它,我们可造不出高精度的气浮轴承。”

    林南缓缓开口道。

    用于切削打磨气浮轴承的机床,原本是一台德国二手的五轴落地车床,被陈延森带着设备组的人,对里外的设计都进行了改造。

    基座采用了一体式花岗岩,龙门式对称结构,确保运动部件重心始终在主轴中心线上,减小颠覆力矩。

    之所以选用花岗岩,也是因为它能快速衰减振动,比铸铁的阻尼性能高了一个数量级。

    运动系统改用全闭环液体静压导轨,配备一台线性力矩电机。

    外加空气静压电主轴、恒温浸泡式冷却系统、单晶金刚石刀具和金刚石砂轮,使它可以制造出定位精度小于10纳米的掩膜台零部件。

    陈延森的目光顺着林南的手势,落在隔壁器械室的玻璃上。

    这台陈旧的二手机床,此刻已完全看不出原貌,看上去破破烂烂,但该有的主系统、子系统构造全都一应俱全。

    被放在超净恒温间的正中心位置!

    “烛龙 G1051。”陈延森想了想说道。

    烛龙开眼为昼、闭眼为夜。

    烛龙 G1051的轴行程、最高转速、轴快移速度和精度都不输于世界顶尖的数控机床,它的真实价值,可不仅仅是掩膜台的衍生制造工具。

    有了它,星源科技在高端精密制造领域,才算真正拥有了撬动行业格局的“支点”。

    章延杰听到“烛龙 G1051”的名字时,眼前瞬间亮了。

    他知道陈先生的意思,1051分别代表了它的定位精度小于10纳米、重复定位精度小于5纳米、表面光洁度达到了1纳米的镜面级水平。

    “陈总,这名字好!”林南率先响应。

    章延杰这才反应过来,一个一口“陈老师”的喊着。

    “老林,一会你把梁总和知识产权部的杨胤则喊过来。”

    陈延森冲着林南吩咐道。

    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