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2 / 3)
; 这“邸刊”究竟是何物?竟从未听闻!
臧沁雯秀眉微蹙,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她与尤澜相识已久,深知此人城府极深,绝非泛泛之辈。他所提出的“邸刊”,定然暗藏玄机,绝非表面这般简单。
另一边,臧阑则暗自得意,指节轻敲桌面,“笃笃”声不绝于耳。
果然有戏!
这小子,总能给人惊喜!
尤澜脑中的奇思妙想,就如同取之不尽的宝藏,只要肯挖掘,总能有所收获!
邸刊……邸刊……
臧阑捻须沉思,细细品味着这两个字。
他深谙尤澜的“取名之道”——这小子,给事物命名,向来讲究。往往能以最简洁的字眼,概括出事物的精髓。
“邸刊”虽是新词,想必也遵循此道。
若要洞悉“邸刊”的奥秘,须得发散思维,细细推敲。
臧阑思绪飞转,目光陡然一凝,似是捕捉到了关键,捻须的手也随之停下。
“你小子,莫非是想弄个跟邸报类似的东西?”臧阑眯起眼睛,试探着问道。
尤澜微微颔首,却并未直言,而是卖了个关子:“您可以这么理解,只是这邸刊的内容,远比邸报要丰富得多。”
邸报,便是古代的邸刊。
但这“邸刊”,并非寻常百姓可阅。它是朝廷的机密,专门用于传递边疆军情。
举凡异族的动向、边防的部署、军械的配备、要塞的修筑、将士的调动,皆是邸报的重点。
边关将领会将这些军情要务详细记录于邸报,再由信使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送抵京师,呈报朝廷。
朝廷据此决断,再将旨意通过邸报传达边关。
若边关有失,邸报便是追责的铁证。
正因如此,邸报的保密等级极高,莫说百姓,便是寻常官员,也无权查阅。
臧阑念及此处,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他微微眯起眼睛。
邸报的内容主要是军情,那比邸报更丰富的内容……
臧阑喃喃自语,眼神闪烁,除了军情,还应有民生、政令……
这倒是个新思路,特别是在这活字印刷术已经成为现实的当下,更显得尤为可行。
以往没有印刷术,朝廷的政令下达,为了省事,都是尽量简明扼要。地方官员能否理解,全凭悟性。
如今有了这活字印刷,大可不必如此吝啬笔墨,完全可以将政令写得详尽些,以免地方官员曲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