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风雪归途:孤注一掷的诈降(1 / 4)
朔风如刀,呼啸着掠过被战火蹂躏得千疮百孔的原野。
铅灰色的天幕低垂,仿佛随时都会塌陷,将更大的暴风雪倾泻在这片苦寒之地。
一支约五千人的队伍,在没膝的积雪中艰难跋涉,如同一群被遗弃的孤雁,沉默地向着远方那片连绵的、象征着死亡与未知的敌营移动。
队伍中的每一个人,脸上都刻满了风霜、疲惫,以及一种近乎绝望的决绝。
他们衣着不算齐整,厚重的皮毛外套下,是磨损的皮甲和简陋的武器。
队伍中有须发皆白的老人,有面色蜡黄的妇女,甚至还有被母亲紧紧抱在怀里、用厚毡包裹以免冻僵的婴孩。
当然,也有紧握刀枪、眼神锐利的勇士,他们是这支队伍最后的脊梁,护卫着他们的公主和族人,进行着这场看似有去无回的迁徙。
队伍中央,那辆由四头健壮麋鹿拉着的、覆盖着厚实防雪毡毯的雪橇车,是这支队伍的灵魂所在。
车上端坐的,正是珂卡芙公主。昔日草原上最耀眼的明珠,如今容颜憔悴,昔日流光溢彩的袍服沾满了泥泞和雪水,象征身份的金饰也蒙上了一层晦暗。
唯有那双眼睛,依旧清澈而坚定,如同暴风雪中屹立不倒的白桦,透着一股不容摧折的韧性。
车轮(更准确地说是雪橇的滑轨)压在积雪上,发出单调而压抑的“嘎吱”声,伴随着呼啸的风声和人们粗重的喘息,构成了这支逃亡队伍悲怆的行进曲。
珂卡芙的目光穿透漫天飞雪,望向地平线上那片隐约可见的、旌旗招展的庞大营垒——卡伊万大汗的王庭所在。
那里有吞噬一切的野心,有她曾经的敌人,如今,却成了她和她的部落可能唯一的生路,或者,是更快的葬身之地。
她的心,比这冰原的寒风更冷,比脚下的积雪更沉重。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数日前的那个夜晚,在那个临时搭建、四处漏风的部落议事大帐里。
摇曳的牛油火把将人影拉得忽长忽短,映照着一张张焦虑、惶恐而又带着最后一丝期盼的脸。
部落里最有威望的几位长老,以及她最忠诚的勇士首领,都聚集在此。帐外,是五千族人在严寒中瑟瑟发抖的绝望呻吟。
“公主!”
一位须发皆白、脸上布满刀疤的老首领,声音沙哑地开口,他是看着珂卡芙长大的长辈,
“您再想想!卡伊万是什么人?那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我们投靠他,无异于将羔羊送入虎口!冯章将军他……他或许只是一时被那塔拉夫人蒙蔽,只要我们……”
“巴图长老,”珂卡芙打断了他,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没有或许了。
冯章听信塔拉夫人之言,认定我们部落是隐患,是拖累,一道命令将我们驱离哈尔汗,断了我族过冬的粮草补给。
您看看帐外!看看我们的孩子和老人!
我们还能撑多久?后面可能有冯章的追兵,即使没有,严寒和饥饿也是追兵,前面是绝路。
卡伊万是虎狼,但眼下,只有虎狼的巢穴旁边,或许才能找到一丝苟延残喘的空隙。”
她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那寒意直透肺腑,让她更加清醒:
“况且……”
她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痛楚,
“冯章既已不顾夫妻之情、盟友之义,将我族逼至如此绝境,我们又何必再对他抱有任何幻想?投靠卡伊万,或许不仅能暂解部落之困,更可能……为我们寻得一线‘复仇’之机。哪怕这复仇,需要我们用更大的冒险和牺牲来换取。”
“复仇”二字,她说得很轻,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在每个人心中激起惊涛骇浪。
冯章,那个曾经在部落危难时伸出援手,与公主缔结婚约,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