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章 华南行:国之重器与合浦奇蹟(1 / 5)

加入书签

七月的华南,骄阳似火,却挡不住中枢考察团南下的脚步。

一架喷涂著国旗標誌的专机平稳降落在珠海金湾机场。舱门打开,国安委主任肖镇率先走下舷梯,他身姿依旧挺拔如松,深色夹克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昔,扫过这片热土时,带著不易察觉的审视。

紧隨其后的是中枢行政负责人李成林,他身材微胖,脸上掛著標誌性的温和笑容,眼神却同样深邃,透著一股掌控全局的沉稳气度。

这对郎舅,一个如深潭静水,一个似春风化雨,共同构成了此次华南视察的核心。

第一站:珠海,国民汽车集团生產研发基地。

巨大的现代化厂房如同钢铁森林,在阳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泽。

空气里瀰漫著机油、焊接和崭新皮革混合的独特工业气息。叶向东,这位从肖镇老战友位置上毅然下海的实干家,早已率核心团队恭候多时。

他穿著一身沾了些许油污的工装,脸上带著风霜与自豪。

“首长,肖主任,欢迎蒞临指导!”叶向东声音洪亮,带著军人的乾脆利落。

“向东,又黑瘦了。”肖镇拍拍他的肩膀,语气里有老战友的关切,也有上级的肯定,“带我们看看你的『铁甲洪流』。”

叶向东精神一振,亲自引领讲解。考察团穿梭於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焊装、涂装、总装车间。

机械臂精准挥舞,雷射切割火四溅,智能agv小车无声穿梭。

当看到最新下线的“国民”系列suv和正在调试的、专为高原边防设计的全地形突击车时,李成林不住点头:

“好啊!『国民汽车』,名副其实!从民用到国防,覆盖全了。自主研发的高密度电池包和电驱系统,突破不小!这才是大国工业的脊樑!”他转向肖镇,“老肖,你这老战友,宝刀未老啊!”

肖镇看著眼前井然有序、充满科技力量的生產线,看著叶向东眼中燃烧的实业报国热情,微微頷首:“基础打牢,步子才能稳。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向东,这条路,走对了。”

叶向东闻言,胸膛挺得更高,眼中闪烁著激动的光芒。

第二站:宝安特区,国家半导体实验研发基地。

这里的氛围与汽车基地截然不同,是极致的精密与洁净。进入超净车间需要经过严格的风淋除尘程序。

基地负责人是一位两鬢微霜的院士,他指著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等核心设备,以及正在流片的12英寸晶圆,语气凝重而自豪:

“李总,肖主任这里是我们最新突破技术的主战场之一。

目前,我们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鎵、碳化硅)器件、先进封装、以及部分製程节点取得了阶段性突破。

已经引领世界半导体发展四十几年,每一片从这里走出去的合格晶片,都是我们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石。”

李成林透过观察窗,看著无尘服包裹下研究人员专注的身影,感慨道:“一沙一世界啊。这小小的晶片,承载的是国家战略安全。

投入再大,也要坚持下去!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一定要跟上。”他看向肖镇。

肖镇的目光扫过那些精密的仪器和忙碌的身影,沉声道:“国之命脉,不容受制於人。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的优势。

基础研究要夯实,產学研用要打通,到时候我们也会好好利用技术自己的技术优势为国家根本利益服务。这里,是无声的战场。”他语气中的凝重,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肩上的千钧重担。

第三站:华南理工大学。

近半个世纪的学府,绿树成荫,书声琅琅。这是肖镇创办的六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