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秋意浓粤州行—正常退休真难(2 / 5)
行军床上,他却没有多少睡意。
脑海里翻腾著上午匯报的细节,更盘旋著那两份报告承载的重任。
国防工业体系经过两年多的全力整顿,布局更趋合理,效率显著提升。
而那笔支撑起这一切的600亿人民幣特別企业债(以日元贷款结算),其商票部分的偿付,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著。
当初通过日本金融机构搭桥贷款,年化利率压到了5.6%的低点。
由联合银团(以兴业资本为核心)进行过桥操作,只收取1个点的微薄利润,这几乎已经是贴著成本线在运作,低得不能再低了。
真正让这笔债务变得“划算”甚至“盈利”的,是资本市场的魔力。
联合银团巧妙地利用这些代表国家信用的优质商票,在东京市场进行代偿抵债券的操作。
短短两年时间,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这些债券的票面价值竟然被炒高到了135%!
日本市场的流动性实在太过充裕,那些寻求稳健收益的资金——尤其是保守的日本老太太团——对这种有国家信用背书的“硬通货”趋之若鶩。
肖镇对此心知肚明,他严格控制著债券的实际pe(市盈率)估值,绝不敢像炒作股票那样去拔高国防工业债券的价值。
万一被国际游资盯上,利用这个“价值洼地”玩一把对冲做空,那將引发不必要的风波和风险。
目標客户,稳稳锁定在偏好低风险、长期持有的保守群体就足够了。
至於那些追求更高收益的年轻太太团自然有风险更高、包装更华丽的cdo(债务抵押债券)地產再抵押债券等著她们。
金融这盘棋,肖镇下得极其谨慎。
前几年,国家將当初投入东京市场的“復兴基金”(国资性质)成功转换为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兴业资本”。
在完成对財政部的巨额分红后,还特意留下了20亿美元作为再投资的本金。
正是这笔本金,在肖镇及其团队的精准操盘下,在东京市场掀起了惊涛骇浪。
1983年和1984年,除了按计划拨付给国內维持整个国防工业体系运转和研发的巨额资金外,还分別向国內回流了41亿和46亿美元的惊人分红!
这些真金白银,严格按照军方占70%、地方占30%的比例,注入港城华夏银行的专用帐户,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发展的又一强力引擎。
上午领导最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这不可思议的高额利润从何而来。
肖镇在报告中写得清楚,也在口头解释中坦诚相告:秘诀在於“加了点槓桿”。利用日本市场宽鬆的融资环境和低利率,兴业资本实施了適度的槓桿操作,放大了资本收益。
这种高槓桿的运营模式,將持续到1987年前。
之后的三年,將是快速有序撤离、锁定利润的关键期。
因为到那时,该赚的、能赚的,已经赚得盆满钵满,是时候带著丰厚的战利品,从容离开东京这片喧囂的“猎场”了。
报告里清晰地指出,通过复利滚动投资,截止1984年,综合盈利已达到初始投资的287%。
如果项目能按计划完美收官,预计总盈利將达到令人瞠目的500%!
这还不包括后续几年按比例持续回流到特別帐户的年度利润分红。
领导还特別询问了商飞宽体客机项目的进展。
肖镇的回答带著自豪:c929样机已经完成了全部试飞测试科目,表现优异!
他向领导保证,用不了多久,首长们出国访问,就能乘坐我们华夏人自己设计、自己製造的大型宽体客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