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宰相?帝师?谁爱当谁当!(4 / 6)
; 毛骧悄无声息地步入殿内,躬身禀报:“陛下,东宫那边已有动作。”
“太子殿下已命人从户部调取银两,全部购入国债,并已安排东厂人手潜入赌坊、黑市,开始暗中推高国债价格,同时散布利好消息。”
朱元璋闻言,从对海外宏图的遐想中回过神来,注意力立刻被拉回到了眼前的棋局上。
他更关心的是儿子的状态。
“哦?动作倒是利索。”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色,追问道,“标儿在吩咐这些事情的时候,神情如何?”
“做完之后,又是什么反应?”
毛骧回想了一下安插在东宫外的眼线回报,谨慎地答道:“回陛下,殿内虽烛火通明,但锦衣卫在外,难以窥得真切。”
“不过……据远远观察,太子殿下在吩咐之时,似乎……并无往日的犹豫,反倒有些果决。”
“事成之后,殿下独坐殿内,虽看不清具体神色,但隐约感觉……殿下似乎并无懊悔不安,反而……隐隐有些兴奋之态。”
“兴奋?”
朱元璋重复了一遍这个词。
非但没有不悦,脸上反而露出了极为满意和欣慰的笑容!
“好!好啊!兴奋就对喽!”
他站起身,在御案前踱了两步,语气中带着一种老怀大慰的感慨。
“咱就怕他畏首畏尾,做完之后又觉得自己违背了圣贤之道,在那里自责懊恼!”
“他能感到兴奋,说明他尝到了这权柄的滋味,尝到了凭借自身智谋和手段掌控局面的快意!”
“这说明他正在成长,正在摆脱那些迂腐的束缚!”
“这才是咱老朱家的儿子该有的样子!”
他仿佛看到了朱标身上那层过于仁厚的硬壳正在被打破。
一个更具帝王潜质的继承人正在破茧而出!
这种变化,比他收到任何捷报都更让他高兴。
就在这时。
毛骧又从袖中取出一支细小的竹管,双手呈上:“陛下,北平飞鸽传书,八百里加急。”
朱元璋接过,拧开竹管,取出里面卷着的薄绢,快速浏览起来。
上面清晰地写着,北平的锦衣卫已然按照他的密旨,将僧人姚广孝“勾结匪类”、“蓄意蒙蔽亲王”、“图谋不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