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太后娘娘的褒奖(1 / 2)

加入书签

笋也分很多种类,光是崔清漪知道且吃过的就有不下三四种,但前世作为地道的北方人,崔清漪光是知道笋子好吃,至于种类什么的没仔细研究过。

所以现在她其实也不知道酸笋到底是用什么笋制作的,或者不管哪种笋都可以用来制作酸笋,反正试一试就知道了。

而且笋这东西清河郡境内都有长价格也不高,试一试也没多少成本。

进了十月,崔清漪心里就开始惦记起她们送到京城给太后娘娘贺寿的双面绣,随着太后寿诞越近崔清漪这心里越是紧张。

虽然她已经极力在说服自己那百寿图中规中矩并不会犯什么忌讳,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呢,万一贺礼送往京城的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呢?

万一周砚修这人人缘不好,在京城树敌无数有人想借着贺礼给他使绊子呢?

事实上,崔清漪担心的是有点道理的,周砚修这人在京城是有仇家。

但若说就这么让人使了绊子却没那么容易,周研修送给太后的寿礼走的是自己的渠道,全程都由他身边信得过的人护送,到了京城又有他留在京城的人手照看,拿了他的牌子就可以一路直接送到宫里去。

这中间除了周砚修信得过的人,压根不可能有外人接触到这些东西。

虽然这并不符合各地官员向太后贺寿的流程,但周研修是太后娘家的亲侄子,谁会没眼色的去挑他这个毛病。

而让崔清漪时刻挂心的贺礼,在中秋节前夕就经过内务府检查之后送进了太后宫中,经过最后一道检查后呈到了太后跟前。

听说是东平县的贺礼送到了,皇帝下朝之后也直接到了太后宫中。

皇帝来时,太后娘娘正捧着百寿图在看,太后身边的女官也凑近了仔细的瞧,两人还嘀嘀咕咕的在说些什么,女官脸上还带着一抹惊艳。

皇帝陛下只是扫了一眼没当回事,一幅刺绣的百寿图没什么大不了的。

太后看了半晌笑着吩咐女官去传寿王妃,“她不是一直吹嘘自己的绣技多厉害,今日就叫她知道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女官欢快的应了一声便去了,太后娘娘和寿王妃年轻时交好,如今年纪大了也时常找寿王妃进宫作伴。

太后这模样倒是让皇帝起了几分好奇,“母后这是得了什么好东西?”

皇帝陛下坐拥四海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但他孝顺太后愿意哄着太后高兴。

太后是真的高兴,示意女官将百寿图展示给皇帝看,“皇帝看看,这是砚修送上来的东西,这孩子真是有心了。”

提到周砚修皇帝也顺口说道 :“他这几年在清河干的不错,朕都看在眼里,前几日还让人送信说是过年要送朕一份大礼呢。”

闻言太后笑的更高兴了,她拍了拍皇帝的手:“知道你疼他,但也别一味的纵着他胡闹。”

皇帝附和的点点头,眼神转向面前的百寿图,半晌后他评价道:“这是砚修找来的绣娘,这绣工确实精湛,他有心了。”

皇帝看过的好东西不少,就是前年他的寿辰还得了寿王妃亲自绣的一架屏风,如今就在御书房里摆着呢,能让他夸上一句足可见这幅百寿图确实不错。

太后又是笑了笑,示意皇帝再看看。

两个宫女调换了位置,将百寿图的另一面露了出来。

半晌后,皇帝哈哈大笑:“我大晋真是人才辈出,可喜可贺。”

寿王妃进宫后也对东平县进贡的双面绣百寿图赞叹不已,她这人一辈子精研绣技,就是成了寿王正妃也没落下手里的功夫,如今京城各家还都以家中有一两幅她曾经的绣品引以为荣呢。

可她做了一辈子绣活,也没想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