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渎神(1 / 4)

加入书签

“三百多年前,我国只是一个在南朝、北渊、西楚三国之间夹缝生存的小国。

后遇见国师,在她的帮助下,招纳到了天下诸多奇才,废除旧制、颁布新令、不断变革。

渐渐地,我余国疆土不断扩大,百年之间,吞并北渊、西楚,形成如今与南朝鼎立的局面。”

周静白从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说起,见明善面色有些不耐,却没有多做解释,便接着道:“此后,国师被余国奉若神明,享受天下香火。

南朝也有一位国师,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无所不能。

比我国国师早来了三百年,但他在余国扩大之前鲜少干预国内政事。

按他的话来说,凡人地界,神仙禁行,尊其道,守其规,命即命。

而这条规矩,适用于我国国师。”

早年间,有些人将姜十三与沈瑜放在一起比较。

世人认为,沈瑜在各个方面不及姜十三。

估计就算是个神仙,也是小神。

不及姜十三大佬地位高。

所以,沈瑜口中的那条规矩,对姜十三没有作用。

但道士山的前任山主,承天运而来,自小便有灵智,与旁人不同,能知天命,算天下大势,即便是南朝国师这般神仙,也能算得。

唯一不好的一点便是,天命泄露的越多,死的越快。

道士山的前任山主,也就是周静白的师父,曾经说过,姜十三与沈瑜来自同一个地方,所受限制应是一样的。

明善神情微动,似有些诧异。

世人皆以为,姜十三地位然,无需守其任何规则。

这几乎成了常识。

陈见素听到最后一句,诧异之中带了一种别样的情绪。

“即便是国力昌盛之后,国师对我国的干涉也从未停止。

朝堂中的变化,太子或太女的确立,基本都有国师参与的影子。

如果说她是想借余国之力,成就她的大志。

那为何在这二百年间,她屡屡打压主战的官员?兴许可能是时机未到。

也可能是志不在天下。”

都是聪明人,陈见素听罢便知晓了周静白暗藏的话语。

国师做这些的目的何为?为私心?还是为权谋?若为权谋,谋什么?

周静白问出问题的关键:“神与我们人究竟有何不同?”

这问题乍一听似有些唬人。

明善对周静白这套有些忽悠人的话语丝毫不感兴趣,淡淡的‘哦’了一声,问:“所以,周兄,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吗?”

周静白神情凝重中流出一丝诡异的危险,语气飘忽道:“窃国者,人力可杀之。

这是我师父临死前所说的话。

或者说,我师父就是因为这句话而死的。”

窃国者?等等,人可弑神?

明善眼眸微大,面部肌肉控制不住的兴奋了起来。

但很快,他的情绪又淡然了下去。

周静白继续道:“自消灭北渊、西楚之后,国师便隐居幕后,对朝中的干涉少了许多。

但是随后,青宗这个隐世的宗门便出现了,开始控制着江湖的走势。

当年的听竹小宗何等威风,可现在呢?天才凋零,能当己任者几乎没有。

还有追风阁、千山堂一样没了踪迹。

听竹小宗就算了,毕竟在当年他们支持陛下的死敌二皇子殿下。

可追风阁、千山堂如果没有猜错,应该与家主有些关系。”

周静白静静地看着他。

追风阁、千山堂在江湖上的名声又烂又臭,屠杀村庄、掠夺女人孩子、贩卖人口,几乎无恶不作。

这两个门派几乎是明善为了铲除异己所支持拉拢的。

明善慵懒的神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