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水车灌溉,农田增产(2 / 5)
导)。
“神……神器!这定是周公得自墨家先贤的神器图纸!”一个老木匠激动得胡子都在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他年轻时曾听祖辈说过,墨家机关术有巧夺天工之能,今日竟亲眼得见!
“都起来!神器再好,也得靠咱们自己的手造出来!”周明一把扶起老木匠,目光扫过在场的匠人和青壮,充满了鼓动的力量,“马钧!”他喊出一个名字。
一个约莫三十岁上下、面容憨厚却眼神异常专注的木匠应声而出:“首领!”他是部落里公认手艺最好、心思最巧的木匠头儿。
“图纸你看过了,关键部位,尤其是齿轮和这‘龙骨’的连接榫卯,还有水轮的叶片角度,你是总负责!需要什么材料、人手,直接找张宁调度!部落仓库全力供应!”周明将图纸郑重地交到马钧手中。
“首领放心!马钧拼了这条命,也定把这‘喝水铁牛’立起来!”马钧双手接过图纸,如同捧着圣物,眼神炽热。
“王铁头!”周明又看向一个膀大腰圆、满脸络腮胡的铁匠。
“在!”
“所有需要加固的铁件,尤其是轴承、连杆、齿轮的咬合部位,交给你!用最好的熟铁!不怕费工,但必须坚固耐用!”
“包在俺身上!铁水不够,俺把自家锅融了也给您炼出来!”王铁头拍着胸膛,声如洪钟。
“好!”周明满意地点头,最后看向田豫和一群年轻力壮的部民,“田豫!你带人,负责按照图纸选址,挖地基,立支架!所有青壮,听田头领和马钧师傅调遣!咱们要跟老天爷抢水,跟时间赛跑!”
“喏!”众人轰然应诺,声音震得河边的芦苇都簌簌作响。一股热火朝天的干劲,瞬间取代了之前的愁云惨雾。
接下来的日子,玄水河畔彻底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粗壮的柞木、榆木被伐倒、剥皮、锯成规整的方料;熊熊燃烧的铁匠炉日夜不息,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深坑被挖开,巨大的木制支架被几十名壮汉喊着号子,一点点竖立起来;马钧带着几个心细如发的徒弟,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对照着图纸,用最精细的刻刀雕琢着复杂的齿轮榫卯,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王铁头则赤着上身,挥舞着大锤,反复锻打着关键的轴承部件,火星四溅。
周明几乎天天泡在工地上。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首领,而是变成了一个“技术顾问”加“后勤总管”。
“这里!马钧,你看这个齿轮的齿距,图纸上标注的是三分七厘,你这个刻得有点松了!咬合不紧,力量传递会损失!”周明指着马钧手中一个刚刻好的木齿轮,语气严肃。他手指在虚空中快速点划,旁人看来有些怪异,只有他知道,那是芯片在同步进行三维建模和受力分析。
马钧凑近仔细一看,冷汗瞬间就下来了:“首领慧眼!是小人疏忽了!这就改!”他心中对周明的敬畏更深,首领竟连如此细微的尺寸偏差都能一眼看出?果然深不可测!
“铁头!你这块轴承的铁料淬火温度不够!硬度达不到!必须回炉,重新淬!用我上次给你的那个‘水淬油冷’的法子!”周明拿起一块刚刚锻打成型、还带着余温的铁轴承,手指感受了一下温度,又屈指敲了敲听音,立刻做出了判断。
王铁头瞪大了牛眼,看着周明如同看着神仙:“首……首领!您连打铁都懂?那……那‘水淬油冷’的法子,真能成?俺这就去试!”他抓起那块轴承,风风火火地跑回炉子旁。
张宁则成了最忙碌的后勤保障。她带着一群妇人,负责所有人的伙食、饮水,调度着源源不断运来的木料、铁料、绳索、工具。她心思缜密,账目清晰,将繁杂的物资调配得井井有条,确保工地运转一刻不停。她安静地穿梭在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