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命运的枪声(4)(2 / 3)

加入书签

,吉罗不怎么在意那些游击队,却对粮食有着极大的兴趣。尽管这些粮食并不多,十辆车一次就能运回来,但总归比从阿尔及尔千里迢迢运面粉要快捷和安全。

因此虽说西班牙人给粮食是“支援”,法军还是给了西班牙人许多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作为回报,以其获得更多支援。

吉罗还要求德内尔帮忙说服西班牙人提供更多粮食,德内尔心想如果这是国内,他就会建议吉罗用钱买下山区居民的所有粮食,然后将居民送去粮仓附近就食。

但这里毕竟是阿尔及尔,他不清楚法国人在这里到底能有多过分,要是搞出收走粮食不给补偿或者只给现金补偿这种事,那他的罪过可就大了。是故他只是不咸不淡地劝了西班牙人几句,西班牙人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交出余粮的风险。于是他们象征性地调出三吨大麦,供粮一事从此便再也没了下文。

在德内尔的努力下,拉莫斯的游击小队获得了对游击队而言堪称奢侈的武器装备,四十杆几乎全新的贝蒂埃步枪、四挺轻机枪,四套枪榴弹,一支反坦克步枪以及大量的手榴弹、地雷和炸药。

有了这些装备,拉莫斯可谓信心满满,只是他在踏上敌占区之前又问了德内尔一个问题:“你们好像一直没提怎么做群众工作,没有群众工作的游击战可打不长久。”

“你们这游击战本来也不需要打多么长久。”德内尔笑了笑,最后还是给出了答案,“就用我们自由法国的纲领‘抗战建国’,全民各阶级联合抗战,共同建立崭新的、自由的和真正平等的法兰西共和国。”

“挺不错的。”拉莫斯谦虚地称赞道,“那我们就出发了。”

“千万小心。”德内尔最后嘱托道,“不要冒进。”

“一定!”

从1942年12月2日起,西班牙游击队在法军的武装下对突尼斯德军实施游击战,而法军也努力配合游击队的战斗。

拉莫斯的游击队很快就将突尼斯南部搅了个鸡犬不宁,不甘做奴隶的义士也响应自由法国的战斗口号,协助甚至直接加入游击队。到12月12日,游击队规模扩大了整整一倍,还解放了突尼斯南部重镇恩菲达,直接威胁比赛大南翼。

这下他们彻底激怒了德军,迫使其在兵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出兵剿灭游击队。

但即使如此,德国人对法军和西班牙游击队的战斗力也十分轻视。德军自认为法军消极避战、畏缩不前,游击队只有一腔蛮勇,二者都不足为惧。因此在12月15日,也就是长停山战役爆发的一周前,德国人紧急抽调了一个摩托化营南下,意图剿灭占据了恩菲达的游击队。这场战斗本该十拿九稳的,但对德军来说倒霉的是,法军进一步加大了对游击队的支持,德内尔在两天前便已亲自率领一个步兵营进驻了该镇。

德国人的前锋排在懵懂之中一头撞进了法军的火力网,半数人马当场报销。气急败坏的德国人还以为自己中了游击队的伏击,立刻展开部队如箭雨般压顶而来,要包围聚歼这股“散兵游勇”。

然后他们便发现,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根本不是什么游击队,而是奋勇如斯巴达人的法国正规军步兵营!轻敌冒进的德军在法军火力网前损失惨重,而在他们准备撤退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件更绝望的事情:真正的游击队员早已打死了他们的哨兵,把他们的汽车都开走了!

于是15日傍晚,德军第10装甲师师部便收到了这个倒霉摩步营的求救电报:他们在法军和游击队的联合夹击下已经伤亡过半,汽车也几乎全部损失掉了,如果师里坐视不管的话,恐怕他们撑不到后天早上。

但实际上他们连第二天早上都没撑到——当晚法军第11殖民地步兵团1营便杀进了德国人的营部,击毙了发出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