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周文的烦恼(2 / 2)

加入书签

书记肖北的面子,但他对比在小罗村过得那些非人日子,还是备受感动,暗暗誓无论如何一定要帮苗庄村脱贫致富。

虽然苗永贵在苗庄村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号召力,而且也非常尊重自己,但是打造电商基地还是没有那么简单。

周文的设想是,先要以村集体为名义成立一个电商公司,所有村民的网店都挂靠在公司旗下,这样方便统筹资金。

关键是要在村里面盖一栋至少六层高的大楼,拉上光纤保证网。

这样方便集中管理和培训。

大楼的地理位置要交通便利,方便物流和快递拉货。

但是苗庄村的位置并不在国道旁,这就必然得把从国道进村的那段路扩宽,而且要能承载大货车,造价不菲。

建大楼也要钱,修路也要钱,而且这是一笔不菲的资金。

村里没钱,贷款也绝无可能,所以这笔资金去哪找,成了摆在面前最大的问题。

难道真要指望县财政拨款吗?其实不是不可以,县里虽然穷,但是肖北书记既然让自己做这件事,说明县财政一定是有这笔资金的。

但是他不想通过肖北获得这笔资金,这是他仕途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也是他的投名状,他想完美的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就必须自筹资金。

周文这几天做了多次预算,通过不厌其烦的调查和规划计算,资金最低都得要1000万。

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啊!

周文彻夜不眠,苦思冥想,最终得到一个悲惨的答案。

摆在面前的路其实说到底只有三条。

第一条,“以工代赈”

,招标道路和大楼建设公司,让他们先行垫资建造,工程验收以后再慢慢还,如果到时候哪怕电商基地不赚钱,干不成,还可以拿大楼抵债。

当然这条路需要一些操作手法,而且必须瞒着建筑商,否则没人愿意去冒险垫这个资。

更重要的是,这也需要县政府配合,因为要先行拨付一部分资金,来给建筑公司付预付款。

再加上成立公司、购买办公用品,培训进货等等这些花费,至少也需要县里拨400到500万资金。

第二条,那就是完全依靠县财政拨款。

第三条,就是“轻资产起步”

,大楼先不盖,道路也不修。

先利用村委闲置办公室、村民空房作为临时电商培训点和工作点,通过‘代运营’‘少进货’等模式快盈利,慢慢展。

积攒资金再建造大楼、修路。

但是这样不仅与自己的设想不符,恐怕跟肖北书记的规划也不符。

想来想去,头都快想白了的周文,最后没办法,还是掏出了衣服内兜里的那张名片,踌躇着拨通了名片上的电话。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