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1 / 2)

加入书签

    游客虽然没有苏醒前世在视频里见到的那么多,但也不少。

    不久之后,演出要开始了。

    苏醒和同学们,随着人流往前走去。

    没等看清剧场全貌,身着蓝布衫的工作人员已递来印着“同兴公镖局”字样的纸片,轻声道:“跟着光走就好”。

    这场“行走的演出”,从入场就藏着玄机。

    过幽暗的甬道,眼前忽然亮堂起来。清末的平遥街巷在灯光里铺展开,灰砖墙上挂着褪色的幌子,酒肆的幌子随风轻晃,空气中似乎飘着陈醋与尘土的味道。

    “赵家要选镖师了——!”

    一声吆喝划破寂静,身着短打、腰束宽带的汉子们陆续聚拢,赤手空拳比划着拳脚,筋骨间的刚劲看得人攥紧了手心。

    赵东家站在高台上,声音沉得像城墙上的砖:“232人,保王家一脉,生死不论。”话音落时,有人将写着名字的木牌插进沙盘,密密麻麻的木牌,像一片即将赴死的森林……

    苏醒在网上了解过《又见平遥》的剧情:讲述的是清朝末期,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散尽家产,远赴沙俄保回票号王掌柜的唯一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一同前往,最终赵东家与镖师全部客死他乡,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的故事。

    此刻,她进入演出现场,仿佛真的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那段悲壮的历史……

    跟着人流转进镖局后院,烛火摇曳中,镖师们正与家人告别。

    穿碎花袄的妇人给丈夫缝补袖口,红着眼眶往他怀里塞油纸包。

    少年郎摸着父亲的镖囊,低声说:“我等您回来”。

    忽然有人唱起平遥民歌,调子苍凉,混着烛火噼啪的声响,一些游客的眼泪都不知不觉落了下来。

    这里没有舞台的边界,大家站在石阶旁,仿佛真的成了围观的街坊,看着一群普通人走向注定的悲剧。

    游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

    跟着人流拐进赵家大院,烛火正映着满院的绸缎。

    “姑娘们,帮赵家挑块布料做嫁衣吧!”

    身着旗装的妇人端着托盘走来,托盘里叠着青、红、蓝三色绸缎。

    苏醒的指尖抚过大红绸缎上的暗纹,妇人立刻笑道:“姑娘眼光好!这是潞绸,当年专贡宫里的。”

    旁边的游客阿姨选了宝蓝色,妇人便顺势说:“这色配银饰最好,平遥银楼的手艺可是一绝。”

    说话间,已将布料塞进我们手里,仿佛真的在为即将远行的镖师家眷筹备嫁妆。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