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1 / 2)

加入书签

    这意味着秦昇并不承认他自封的永乐王,只愿意承认他是榆林郡的代太守。

    虽说郭子和此时内心变得越发不悦,但一想到自己四弟郭子升还在隋军手中,也不好发作,只能耐住性子拆开信,细细阅读起信的内容来。

    信的内容不算长,秦昇在信中表示郭子和兄弟四人虽说曾对突厥可汗俯首称臣,但并未勾结突厥人做过什么为害榆林郡百姓之事,因此他不仅可以上奏天子对他投靠突厥人的罪责既往不咎,还可以保奏他为上谷郡太守,三个弟弟另有任用。

    见自己归降隋朝之后只能做一郡太守,郭子和面上是难掩的失望,却也没有急着跟张亮翻脸,只是放下手中的书信,淡笑问道:

    “张尚书可知道,早在你来之前,唐朝的使者就已经来过了,你可知道他们给我开出了什么条件?”

    张亮知道对方是想用唐朝的条件来跟自己讨价还价,便不动声色反问道:

    “什么条件?郭公不妨说来听听?”

    郭子和看着张亮,随即一字一句往下说道:

    “灵州总管,金城郡公,依旧镇守榆林。”

    听了郭子和的话,张亮未置可否,反而问了他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郭公可知我张亮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是什么吗?”

    郭子和虽然不知道他为何会有此一问,却还是笑呵呵说道:

    “愿闻其详!”

    张亮迎视着郭子和的目光,同样一字一句道:

    “我张亮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没有追随魏公去长安。”

    听到“魏公”两个字,郭子和身体不由微微一震。

    他听出了张亮的言外之意,无非是在告诉他,唐朝现在开出的条件再优厚,将来都有翻脸不认人的可能,李密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似乎是觉得光是李密一个人分量还不够,张亮又继续说道:

    “前些日子牛进达李君羡郭孝恪这些人不是反出长安跑来河北投奔我们大将军吗?罗成便跑去问他们自己父亲罗艺的近况,却被告知如今罗艺虽然顶着一个燕郡王的头衔,看似风光,却一直得不到李渊的起用,只能天天在府上闭门不出,平时就以钓鱼为乐。”

    听张亮说到罗艺如今的处境,郭子和的降唐之心越发淡了。

    如果这个张亮所言非虚的话,唐朝这种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做派,还真不值得他们兄弟四人归降。

    毕竟自己将来一旦没有了利用价值,下场只会是第二个罗艺,甚至还不如罗艺。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