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2666章生死考验(3 / 6)

加入书签

让百姓容易接受。

    随着『忠孝』的最终确定下来,青龙寺之内也随之掀起了研讨争论的热潮。

    暂且不论青龙寺里面的后续引发的争论,当下对于引发争论的郑玄和司马徽来说,却面临着他们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考验。

    生死的考验。

    郑玄被送进了百医馆。

    虽然说及时灌下了一些汤药,并且进行了针灸处理,但是病症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越发的严重起来。

    华佗,太仓淳于,张云等人联合坐诊,都是脸色凝重。

    相比较郑玄而言,司马徽就好多了。

    老人原本就是如此,上下年岁差一年,就像是天和地的区别。早一年或许还能挑着担子赶集,次一年就腰酸腿疼走不了几里路,再过一年或许就只能在家里面待着出门都难……

    司马徽虽然没有像是郑玄那么的严重,但是一场大病是少不了的,不过有百医馆的医师照料,康复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有危险的是郑玄,他年龄更大,身体更差。

    根据国渊的描述,其实在争辩之前,郑玄已经有了一些中风的症状,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在这一次激烈的争论之后,这些症状加剧了。

    华佗和太仓虽然说当场及时进行了抢救,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郑玄年老而到来的血管老化和栓塞的问题,再加上之前争论情绪激昂,争论结束的时候骤然的放松,一起一落之下,郑玄就出大问题了。

    若是一般的老人,在大汉当下的医疗条件之下,基本上就是放弃了,可问题是郑玄不是一般的老人。

    而且郑玄和司马徽才刚刚提出『忠孝』的概念,需要,也是必须坐镇青龙寺,将这个概念确定下来,然后推广开去。若是郑玄就这样故去,即便是有司马懿的背书,也必然会有很多山东的键盘侠会跳出来挑刺,表示这只是司马徽的一面之词。

    司马家族和骠骑都已经像是穿一条裤子了,还能讲什么好的?

    同时司马徽也没有郑玄的群众基础,或者叫做认知度,毕竟郑玄之前在冀州幽州一带,有不少的弟子,记名弟子,旁听弟子等等,所以郑玄能说一句话,在冀州幽州一带,可能比司马徽说一百句都顶用。

    毕竟之前司马徽的主要战场,是在河内和荆州。

    因此,不管是站在人道的立场上,还是政治层面的需求,郑玄都必须要救,要从死神当中抢人。

    但是这不是什么容易的活……

    『如今郑公将身不谨,骨节不强,不能强药,手足不便,智混慧沌,乃脑中有风涎之故也。』华佗说道,『汤饮缓行,不可急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