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2136章策略有变(2 / 6)

加入书签

抓一批杀一批,这就是后来的两次『党锢』,清议是起因,党锢则是结果。

    和封建朝廷唱反调的,也不是只有大汉有,春秋战国有,前秦也有,本来也不必大惊小怪,但清议的不同之处,一是它的规模很大,参与清议的书生前后共有数万名之多;二是从清议显露出的刚正之风,那些士子或是入狱,或是被杀,尽管如此,却还是前赴后继,毫不退缩,这才让统治者害怕了。

    注意哦,这些士族子弟,在清议刚开始之时,并不求名,甚至是明知有杀身之祸,依旧坦荡前行。譬如李固、杜乔死后,朝廷明令不许收尸,有人便携带了斧头等自杀工具,冒着杀生之祸前去替腐尸驱赶苍蝇,哭嚎流连。如此铮铮铁骨,自然受人敬仰,后世鲁迅也由衷地感叹道:『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嗯,上面的那句话确实是鲁迅说的。

    的确,为了心中不灭的理念,敢于将身家性命全然抛却脑后,奋勇前行百折不挠的刚直之人,无论何时都是值得敬仰,并且也会受到后人的仰慕和赞叹……

    可问题是华夏『聪明人』太多了,当有人看见了这些人被敬仰,被推崇的时候,有些人心眼就活泛了起来,开始模仿着打拳,展现其抗争,表面上或许也是光明正大的在抨击时弊,但是实际上么,就是贪图打拳所能获得的名声,以及落在拳场之中的三瓜两枣。

    就像是曹操当下虽说是大体上完成了战略的目标,也和骠骑将军斐潜盟约和谈了,但是拳师们不太满意,他们觉得可以再打一打,甚至开始在公开和半公开的指责曹操是大汉的叛徒,是西京的走狗,是出卖了山东利益的小人……

    『听闻大将军从宛城撤军,不知真假?』

    『多是确有此事罢!』

    『如此怎生得行?南阳乃是帝乡,岂可轻易拱手让人?!』

    『其中必有蹊跷!』

    『大将军身为朝堂重臣,受天子器重,倚为干城,岂可行此不德之事?岂不是如同资敌一般?!』

    『这又算得是什么?须知大将军坐拥十万大军,出征不禀明其地,回旋也不交卸兵权,置天子于何地哉!』

    『需知自称汉臣者,未必汉臣也……当年袁本初也不是自称汉臣么?』

    『昔日袁本初,今日哼哼哼……』

    『明明可以功于一役,偏偏驻足不打了!』

    『此间甚为可疑啊!』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也」!』

    『然也!正所谓,「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可悲啊,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