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1651章 你弟啊(3 / 4)

加入书签

将这些羌人和匈奴分散割裂,彻底的让这些羌人和匈奴人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整体,到那个时候,纵然有个别的羌人和匈奴人因为什么事情,或是又想恢复原本的样子,也找不到人手了,那样整个教化才能算是画上一个句号。

    同时,因为川蜀竹子的丰富资源,竹纸终于是不再受限,雕版印刷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光是字数少的《易》刊印完毕,就连《诗经》也已经大体上准备好了,并且即将刻成,司马徽对于这个事情也是非常的上心,早有副本先送来长安让斐潜过目。

    对于易经和诗经,这种相对来说没有什么太大争议的经书,士族子弟自然是需求甚大,甚至连太原的王氏都表示愿意在其下的书坊之中代为出售……

    不过,接下来的么,恐怕就未必如此顺利了,毕竟就拿春秋来说,就有三家,刊印哪一家为主,这就要看后续的演变了。

    如此蓬勃向上的局面之下,自然就引来了不少士族世家的关注,并州关中,似乎在斐潜的治下,已经不是当年武夫横行,蛮荒不化的地区,也就吸引了一些人,不远千里的到了长安……

    比如当下,斐潜就受到了一个名刺。

    “诸葛瑾?”

    斐潜捏着手中的名刺,真是忍不住想说一声,你弟呢?

    自己这里又不是大兄收集场,之前来了一个许定,现在又来了一个诸葛瑾,难道是因为这么多人都喜欢大兄的原因?

    历史上,诸葛瑾比起他弟弟来,自然是逊色不少,可以说诸葛三兄弟当中,刨去罗老先生给诸葛二哥身上涂的橄榄油,也是有龙虎豹,咳咳,龙虎狗的称谓。诸葛二哥自然是卧龙,诸葛瑾这个大哥是虎,而诸葛三弟,就只剩下狗腿这个很有前途的职称了。

    斐潜托着脑袋,沉思着,对于这个诸葛瑾,因为他弟弟的关系,斐潜多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或许是觉得二弟已经长大了,可以独立了,历史上的诸葛瑾也是在差不多这个时间点,孑然一身来到江东,遇到了孙权的姐夫弘咨。弘咨对诸葛瑾的才学感到惊奇,向小舅子强烈推荐。此时刚刚执掌江东的孙权正值用人之际,把诸葛瑾留作门客,先让他做宾待,后来成为长史,再后让他做了中司马。

    而这个孙权的姐夫,这一辈子做过的唯一一件能够在历史史书当中留下印记的事情,便是推荐了诸葛瑾。

    换成后世的话来说,诸葛瑾大概在25到26岁参加了工作,历任大汉江东分公司科员,秘书,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然后就在这个职位上待到了41岁。在此期间江东分公司取得了一系列的引人注目的业绩,像是赤壁之战、南征交州、合肥之战、濡须口之战、孙刘联姻等等,有胜有败,但是在这些年这些事的功勋表里面,竟然没有出现过诸葛瑾的名字,似乎完全没有出过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主意,也没有指导过一场著名的战役……

    到了41岁,为了庆祝刘备占领了蜀地,同时也是为了催促刘备赶紧把从东吴借去的荆州还回来,诸葛瑾终于承担了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