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3720章椓之橐橐(5 / 7)

加入书签

    那么赵闳这种类似于『火炮精度加成的BUFF』,能起作用么?

    同样的,也有陈戊。

    让赵闳和陈戊,挥舞着刀枪到前线搏杀行不行?

    也可以,但是无疑是一种浪费,就像是将金丝楠木塞进炉灶当中煮饭一样。

    在斐潜之前,不,甚至是在封建王朝的绝大多数时间内,都没有『人尽其才』的概念,而是只有『人口众多』的自豪。

    做这些事情,要花时间的……

    可是有人就不喜欢花时间,甚至是习惯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等类似的话语,充盈着封建王朝上上下下的每一个角落,拥堵了原本应该有机会施展才能的某些人的道路。

    其实这句话隐含的本质,就是统治者把劳动者视为可以随意替换的工具!

    工具,就不是人。

    而这句话之所以能成为威胁劳动者的典型句式,其根基在于封建统治者,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地主、官僚)垄断了几乎所有核心生存资源——土地、官职、晋升通道、甚至人身自由。

    农民依附于地主的土地,读书人依附于科举制度和官僚体系,商人依附于官府的许可和庇护。

    在资源高度垄断且稀缺的环境下,个体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和选择余地。

    『你不干』意味着失去生存基础,而『有的是人干』则残酷地展示了这种垄断带来的劳动力的买方市场优势。

    个体不再被视为有尊严、有独特价值的存在,而仅仅是完成某项任务、填充某个位置的『工具』,『消耗品』。

    在封建体系中,无论是底层的农民、工匠、士兵,还是中层的官吏,甚至高层的某些大臣,在更高一级的权力面前,都可能被视为可替换的零件。其个体的技能,忠诚,以及付出,在『有的是人』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同时统治阶级也通过不断重复这种话语,系统有效地制造和维持恐惧与无力感,迫使普通的百姓民众屈服于现有秩序,压抑其反抗的意识……

    可是斐潜知道,正常的社会,是需要百花齐放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造就出了传承千年的华夏文明。

    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百花齐放了,大航海大殖民,各种思潮的涌动,而在辫子国内,依旧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最早展现出人类多样性的,是华夏,可是最早泯灭多样性的,也是华夏。

    斐潜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营帐,投向了不知名的某处。

    片刻之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