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3709章君子秉心(1 / 7)

加入书签

    类似的情景在颍川各地上演。

    加征的额度层层加码,从郡守到县尉,从仓吏到里正,每一层都张开了一张无形的网。

    征粮簿册上的数字被随意涂改,以『损耗』、『陈粮折价』等名目中饱私囊。

    真正能运抵前线的粮食,数量未必真能补上那前线所需的缺口,不过质量却每况愈下。

    掺杂着沙土,以及一些霉变谷物的『军粮』,被麻木的民夫推拉着吱呀作响的辎重车,运往曹军大营。

    更有甚者,一些胆大包天的胥吏,借着『严查通敌』的尚方宝剑,将矛头对准了稍有积蓄的富户或看不顺眼的商贾。

    当然,大多数倒霉的,都是中层的富户商贾。

    顶层的那些,胥吏是不敢轻易碰的。

    一顶『通骠骑细作』的帽子扣下来,便是倾家荡产的下场。

    抄没的『赃物』大部分进了私囊,少部分劣质的才充作『罚没物资』上缴。

    颍川郡内,一时间怨声载道,风声鹤唳,人心离散。

    就在这个时候,荀彧持着曹操的符节,带着一队精干的校事官前来的消息,如同一阵疾风掠过颍川这死水池塘。

    那些原本在征粮、盘剥中如鱼得水的胥吏们,瞬间收起了獠牙,换上了一副忧国忧民,勤勉奉公的面孔。

    在通往颍川的官道上,原本被衙役欺凌驱赶,如同惊弓之鸟的乡民,忽然发现路边支起了一个简陋的粥棚。

    穿着崭新皂衣的衙役们,脸上挂着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僵硬的和善笑容,敲着锣吆喝道,『曹丞相,荀令君体恤民艰,开仓放赈!父老乡亲们,快来领碗薄粥,暖暖身子!排好队,莫挤莫挤!』

    大釜内翻滚的确实是稀粥,胆清澈得能照出人影,米粒稀疏可数。

    只不过,比起前几日枷号示众、家破人亡的惨状,这已是难得的『恩典』。

    乡民们麻木地排着队,眼神中并无多少感激,只有深深的疲惫,以及对未知的恐惧。

    他们不知道这粥棚,什么时候就出现在路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县衙里,原本堆满劣质『军粮』的库房,一夜之间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仓曹掾史带着手下,满头大汗地将一些真正能入口的陈年旧粟搬到了显眼位置。

    他对着账房小吏厉声叮嘱:『快!把之前那些账目……统统重做!该抹平的抹平,该分摊的分摊!征粮的数目,就按郡守大人最初公文上的写,多一斗都不许有!记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