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作死高手(2 / 3)
家。
果然不出战胜利所料,人家小国气坏了。
他们和山海国打仗,背后龙江国想来捡漏,还想整个捡走。
大国不会轻易打起来,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他们真要直接投龙江国,说不准山海国直接就撤了。觉得没必要和龙江国开战。
而且站在小国的立场来看,他们和山海国打仗,山海国也不是一点损失没有的,如果和山海国投降,他们还可以将各种利弊摆在明面上,跟山海国谈谈条件,确保小国达官贵人的更多权益。
但如果投龙江国,就成了他们摇尾乞怜,根本没有立场要更多好处。
想也知道选哪个。
山海国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只觉得龙江国在开玩笑一样。
如果龙江国远比山海国要强,那小国可以考虑一下,但两个大国差不多,这种选择就会让人觉得讨厌。
赵殿趁机暂停战争让人去小国谈判。
青海国那边的动作不像山海国大开大合,直接就动武。
他们主张和小国先谈判,将好处摆在桌子上,属于笑着和你谈再给点甜头,但背后背着闸刀。
丰华国得到龙江国两个城池后,立刻派人过去驻扎,让城池百姓尽快融入。
城池中的官员,只要不是本地的,都已经撤离,城中也是人心惶惶。
家家户户敢出门的没多少。
虽然百姓中也听说过丰华国的一些信息,可是他们还是会觉得自己会不会欺负,会不会被进城的士兵强行拿走家里的粮食。
但等到丰华国的人真的进城的时候,他们发现人家直接去了几乎空掉的官府,新安排来的官员只花了几天时间,就把大多日常事务了解清楚,并立刻让城池中的平日生活恢复了大半。
丰华国派来的士兵也只是维护正常生活,并没有抓私底下讨论国家大事的普通百姓。
甚至他们还直接搬来四大车烟薯,按照便宜又划算的价格在官方粮食铺子进行售卖,还声明买回去可以自己发芽种植。
并且店内贴心贴了一张烟薯产量和种植的条件。
不出半个月两个城池就完全恢复了之前的生活常态,不少人对丰华国的担心都渐渐放下,甚至开始讨论起一些律法的更该,还有一些对底层百姓有好处的福利。
也有顽固分子会觉得这都是丰华国的糖衣炮弹,他们只是觉得龙江国可能会随时抢回去这片地方,所以想收买人心,到时候加大龙江国收回的成本。
但更多人体会着试试切切的好处和改变,只觉得丰华国的统治能够让他们的生存成本降低,食物的选择也变得更多。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