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你选黄毛我选校花,尊重命运你哭啥?(2 / 3)

加入书签

根本不是他想的那样。

这是一个战略位置极高的平台。

他来报到的第一天,就被司长带著,参加了一场內部的研討会。

研討会的內容,是《关於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各省份及地区经济结构差异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西部大开发!

这可是一项规划持续五十年,前后预计总投入超过1.2万亿的超级工程!

仅仅是前期的基础投入,就达到了惊人的1500亿。

要知道,这可是2000年初的1500亿!

国家能在经济尚未完全腾飞的阶段,就拿出如此巨大的手笔,投入到广袤而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这背后所体现的,正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以及共同富裕的决心。

这绝不是单纯的经济帐。

而与这个超级大工程相对应的,是一系列足以载入史册的配套项目。

修筑於世界屋脊之上,穿越无数高海拔冻土和复杂地质环境的青藏铁路。

以及,两大能源战略输送工程,“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

哪一项都足以载入史册。

会议室里,一个个平日里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同事们,围绕著这些宏大的议题,引经据典,各抒己见,討论得热火朝天。

刘清明坐在最末尾的位置,听得目瞪口呆。

这是自己这个级別的人能听的內容吗

他的工作单位,正式名称是: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

简称,国院体改办。

体改办的总编制一共只有85人。

除开一正四副五位主任级別的领导,

他所在的,是综合调研司。

全司工作人员,包括司长在內,一共15人,在全部六个司中人数排名第三,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司了。

司长何光旭將他介绍给司里的同事们时,刘清明才真正搞清楚了自己的定位。

他这个副处,並不是什么副处长。

而是,副处级调研员。

在全司15名同事当中,级別和排名,垫底。

这个清晰的认知,让刘清明瞬间就想到了自己当初刚刚调入省委办公厅报到的那一天。

果然,平台越高,起点就越低。

换地图就得从头再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他的司长何光旭,是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戴著眼镜,斯斯文文的中年人。

实际年龄已经快五十了。

何光旭对刘清明的到来,是抱有几分好奇的。

自从早年高院直接招录应届生的政策被中止之后,国院系统的进人渠道,目前主要是从中直机关和高院內部选调。

地方上调也是一个途径,但数量极少,而且门槛极高。

眼前这个年仅二十五岁的副处级干部,履歷堪称丰富到离奇。

既有最基层的乡镇工作经验,也有市委、省委这样的高层机关履歷,甚至,还有一段从警的经歷。

更关键的是,他在基层工作中表现得尤为出色,先后获得过多次表彰,甚至还成为了去年的“全国十杰青年”。

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优秀”可以形容的了。

这样的人才,进入国院,程序上无可指摘。

但何光旭也有自己的担忧。

履歷太过光鲜,年纪又轻,很容易滋生骄纵之气。

综合调研司里,个个都是从清北这类顶尖学府毕业的天之骄子,眼高於顶是常態。

他担心刘清明的到来,会像一颗石子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