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怎么才来这点人(1 / 2)
转眼又到了次日早上的朝会,
大周皇帝这天早早便进入了金銮殿里。
待群臣礼毕之后,他便率先开口主导今日的朝堂会议。
众卿家,此前我等就经济、民生、科考三事多轮会商,
拟定之新政方案已颁行各部。
今日召集群臣,一则重申:
各卿需各负其责,紧盯属地执行,
若有推诿塞责、致使新政空转者,必严惩不贷;
二则也盼众卿随时奏报落地疑难,
共商对策,务必让新政惠及万民。”
“臣等谨遵皇上旨意,定当尽心尽力落实新政。”
阶台下的百官闻言,连忙对皇帝躬身行礼齐声回应。
从这个小细节便不难看出,大周皇帝他是一个比较有主见,
且有成熟政治经验的君主。
所以大周国内的民生民情,
与大夏国内的民生问题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
大周方面它是由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领头,
让百官各守其责推新政,那么底层百姓自然能安居乐业;
反观大夏朝堂的皇帝,则是每天只顾着疲于应对,
以京城四大家族为的百官争权内斗,
导致民生凋敝,底层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嗯,很好!
兵部尚书何在?”
“禀皇上,臣在!”
兵部尚书沈通听到皇帝的召唤后,连忙上前一步,
随时准备回答皇帝的问题。
“沈爱卿,我军的新任三军总领钟文才,
目前已到岗数月,他掌军以来,
军中操练、戍防调度是否有序?
有无将士对其暂领之职心存疑虑,或推行事务遇阻?”
沈通闻言,躬身回禀:“回陛下,
臣差遣兵部的督营御史分赴到各营巡查的三次回报:
钟总领到岗后,每日辰时便亲巡营垒督练,
对步骑协同之法多有调整;
戍防上重核了边隘布防图,
将西境三关守军轮换频次优化,皆合军情。
其虽新任三军总领之职,却能依军法赏罚分明,
上月处置两名渎职校尉时公正得当,
将士多心服,巡查御史未闻有存疑或事务遇阻之事。”
大周皇帝目光落向沈通,见他回禀时条理分明,
毫无半分迟疑斟酌,这必是沈通日常督查到位,
绝非是虚言搪塞,对其与钟文才的履职,
已然信了大半。
随即微微颔,含笑道:“沈爱卿查报详实,
既然钟文才掌军有方,此事你且持续上心,
若有动静即禀告于朕。”
皇帝听沈通回禀完掌军事宜,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叩了两下,
目光扫过阶下群臣,片刻后稳稳落在朝堂丞相身上,
语气带着关切又不失沉稳:“左丞相,我军三军总领钟文才,
他所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三策,如今推行数月,
通商、科考、流民安置这三样,具体进展如何?”
左丞相上前一步躬身应道:“回陛下,
这三项举措皆按章程推进,目前颇有成效。
先说通商一事,西境两关互市自上月开放后,
大夏边境商人往来不绝。
每日天刚亮,关隘处便排起长队,有拉着皮毛、
药材来售卖的大夏商贩,也有专程来批量订购我方丝绸、
瓷器、粮种的商队,
不少商人还在边境小镇租了铺面,常年驻留做买卖。
臣已命督市御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