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少年包青天41(1 / 4)

加入书签

几人折返卧房途中,恰逢两个取药的小和尚低声抱怨——药材抽屉顺序被打乱,他们费了许久才找齐药材。

“顺序”

二字如星火点亮包拯思绪,他当即拽住一名僧人往药房去,月瑶顺势拉着李莲花紧随其后。

“这抽屉该放乌蒜,里头却混了些虎掌。”

小师父指着抽屉说道。

“虎掌原本在哪个位置?”

包拯追问。

“原是在这个抽屉里。”

月瑶与李莲花闻言上前查验,果然不少抽屉内药材零乱,摆放位置也换了。

包拯从怀中取出先前在杭天豹房内地上拾得的药材,递向小和尚:“那这个呢?”

“这是生川乌,生品有毒极少用,我们都收在最高处的抽屉里。”

“放得这么高,凶手怎会沾到?”

月瑶皱眉。

“这正是关键。”

包拯转向小和尚,“这些抽屉里的药材,是否从未换过位置?”

“是,哪怕某种药材断了货,抽屉也绝不会挪动。”

包拯沉吟间,李莲花忽然指向药柜:“这些剑痕零乱,且衔接不畅,若把装药材的抽屉归回原位,说不定能看出端倪。”

“说得对!”

包拯眼中一亮,“凶手定是调换过抽屉,咱们现在就复原。

你还能记起多少药材的原位置?”

他转头看向小师父。

“约莫能记得七八成。”

几人对视一眼,月瑶当即道:“好,咱们一起动手。”

刚说完又顿住,“等等,药材太多了。

飞燕也懂医术,我去叫她来,人多效率高”

片刻后,不仅飞燕来了,公孙策也闻讯赶来帮忙。

众人分工协作:先将错位的抽屉尽数取下,月瑶与飞燕辨认药材,小师父指出原位置,包拯、李莲花、公孙策则逐一归位,最高处的抽屉还需踩着高凳才够得着。

忙到半途,月瑶见众人口干,倒了几杯茶水让大家歇口气再干。

忙忙碌碌地一直到晚上,相国寺的钟声悠悠响起,抽屉也已整理得七七八八。

门被推开,悟道大师携戒贤、戒嗔、戒逸与展昭走了进来。

“包施主深夜请我等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昨夜药房里生的事,我已尽数想通。”

包拯语气笃定。

“唉,拜托你别绕弯子,赶紧说正题!”

飞燕性子急躁,忍不住催促。

公孙策悄悄拉了她一把,示意她稍安勿躁,飞燕却冲他轻哼一声。

月瑶拉着李莲花立在一旁,见此情景,无声地弯了弯唇角。

“其实昨夜此处,根本没有生过剑斗。”

包拯缓缓开口。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开口反驳。

“可四周的剑痕如何解释?”

戒贤当即反问。

“那是掩饰,为的是掩盖能暴露凶手身份的关键证据。”

公孙策接话,随即让飞燕手持毛笔假扮杭天豹,自己则攥着绳子扮演凶手,“昨夜凶手正是在此处,用盘龙丝勒住了杭巡府的脖颈。”

他一边说,一边将绳子虚套在飞燕颈间,作势从后方拉扯,“杭巡府临死前曾舞过一阵剑花——你快‘舞剑’。”

飞燕连忙挥动画笔模拟,“起初凶手并未在意,直到看清剑势才惊觉,杭巡府竟是在用剑在药柜上刻凶手的名字。”

说着,他引着飞燕走到药柜前,“于是凶手急忙调换了所有抽屉,可转念一想,药柜上的剑痕仍会引人怀疑,便又在四周胡乱划下剑痕,伪造出激烈剑斗的假象,目的就是扰乱我们的判断。”

“你说的虽有条理,却终究是一面之词,如何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