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o章 少年包青天3o(3 / 4)

加入书签

是。”

李莲花颔,“我在周八斤的尸体中检验出了此毒。

这千日醉有个特性:人服用后会浑身无力,如醉酒般瘫软。

尸体浸在水中,部分毒素会渗出,让附近的鲤鱼、前来饮水的白鹤也中了毒——

虽毒性已大大减弱,却仍让它们昏昏沉沉、无力游开,这才被传成了‘鲤鱼感怀,托住云霜尸体’的美丽传说。”

此时展昭回来了,声音急促:“包大哥,你让我查的事,都查清楚了!”

“结果如何?”

包拯问道。

“一如你所料。”

展昭俯身,凑到包拯耳边低语几句。

“公堂之上,你们嘀咕什么?”

何大人厉声喝问,“包拯,快说!”

“秘密,就藏在湖边那诗里。”

“那诗我听过!”

何大人立刻接话,“说什么解开诗中秘密就能高中状元,这秘密到底是什么?”

“这大抵是个美丽的误会,可到了阮文浩和向天问身上,倒成了真。”

皇上的语气带着催促:“什么误会?别再卖关子了。”

“是。”

包拯应着,从袖中取出一张纸,让人当众展开,

“这是我从碑上抄下的诗,字字皆是哀怨缠绵的情意——藏着生死相随、忧患与共的深情,更藏着云霜与她情郎的名字。”

他指着诗句,逐字解析:“‘水上鸳鸯,云中翡翠’,藏着一个‘云’字;

‘忧佳相随,风雨无悔’,‘雨’加‘相’便是‘霜’字,合起来正是‘云霜’。

再看‘引喻山河,指诚日月’:‘山’与上句的‘佳’组成‘崔’,‘日月’为‘明’,

‘第一句的水’与‘中’便是‘冲’——她的情郎,正是崔明冲!”

皇上听罢,忍不住轻笑一声,赞道:“人才!”

堂外百姓顿时炸开了锅,议论声此起彼伏,嗡嗡地漫过公堂。

何大人猛地拍响惊堂木,高声喝止:“肃静!

都肃静!

包拯,接着说!”

包拯上前半步,声音沉稳如磐:“起初云霜不过是戏言,说这诗与‘状元’有关——她心中念着的,本就是崔明冲,只是没好意思直呼其名。

可自她死后,这话竟被传得走了样,成了‘解开诗中谜,就能高中状元’。

这话,偏偏说到了阮文浩、向天问的心坎里,正对了他们的心思。”

“可周八斤压根没考状元!”

何大人抓着关键疑点,追问不休。

“正因他们三人,曾一同撞破了件足以攥住崔明冲把柄的事。”

包拯目光锐利,“阮文浩和向天问,就是拿这个秘密当筹码,逼着崔明冲交出考题,好让自己稳稳高中。”

“到底是什么事?!”

何大人的声音里添了几分急切。

“三年前,崔明冲杀了云霜。”

包拯的话像颗惊雷,在公堂炸响,“周八斤平日说话絮絮叨叨,旁人多当他胡言,如今回头再想,他的话倒有八分是真的。

他曾说,云霜投湖那晚,他在湖边后山喝酒,远远望见云霜在湖边跳舞;

还说不止他一人,另有两个考生也看见了——那两个考生,正是当年的阮文浩和向天问。

那天他们恰巧也在湖边,清清楚楚见了云霜跳舞的模样。”

“后来崔明冲高中状元,转头就被派去出使云南,直到三年后才回京。”

包拯接着道,“那日我们在天然居对对联时,阮文浩、向天问猛地惊觉,眼前这位崔大人,竟是当年湖边那个让云霜为之起舞的男子。

起初他们还不敢信,直到破解了碑上诗文的秘密,才彻底笃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